本報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山東省威海市民政局向全市2164個社會組織發出倡議,推出服務管理四條便民舉措,動員引導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確保特殊時期抗擊疫情不放松、服務監管不缺位。
發揮行業作用,群防群治渡難關。64個行業協會商會及時發布行業倡議,加強行業自律防控,履行社會責任,推出系列組合拳,應對疫情防控需要。300多個文化類、教育類、體育類社會組織發揮獨特優勢,潛心創作各類抗“疫”題材文藝作品,傳遞社會正能量。
匯聚抗“疫”合力,捐款捐物獻愛心。全市各級紅十字會、慈善總會依法依規開展疫情防控公開募捐,累計接收款物1.1億元。其中,社會組織參與組織捐贈疫情防控物資折款3272萬元。威海市文明禮儀協會定向對赴武漢抗“疫”醫護人員的子女捐款1.8萬元。威海長城愛心大本營等80多個社會組織開展特殊困難群眾關愛行動,捐贈各類防疫物品和生活物資折款43萬元。
服務沖鋒一線,聯防聯治抗疫情。全市130多個公益組織利用各自資源和服務優勢,幫助聯系防控物資、關愛困難群眾、參與疫后心理重建和社區一線防控,累計招募志愿者40580人次,提供志愿服務13982場次。威海市社會組織創新創業園會同駐園組織、社工、志愿者160多人,聯動各社區協力開展防控工作,服務總時長達7222.5小時。
發揮專業優勢,復工復產有擔當。威海市旅游行業協會號召全行業在確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復工復產,吹響旅游景區賓館酒店復工復營的集結號。威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協會整合資源,克服困難,先后招聘輸送熟練工296人,破解全市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一線工人短缺難題,全力協助復工復產。(柳 琳 秦 帥)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