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
詹偉偉
一戶居家隔離人員中有2歲和8歲的兩個孩子,因為在爺爺奶奶家隔離,沒帶換洗衣服,劉建軍聽后立馬帶著同事去母嬰店購買保暖內衣,還采購了些零食、蔬菜、水果送去。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五里墩街道,送飯、送菜、送零食、送衣服……這些活不約而同地被幾個社區黨委書記包攬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往前沖,誰還能與你并肩作戰。”青陽路社區黨委書記劉建軍說道。
在金牛路上,停放著一輛鄂A牌照的車輛,車窗玻璃上貼著“此車主已經聯系上,正進行自我隔離,請市民安心莫緊張”的紙條,落款是五里墩街道龍居社區。原來,這是1月22日從武漢來合肥探親的夫妻,沒想到來了之后就因疫情防控,回不了武漢。社區黨委書記范敬業得知情況后,立即與某賓館協調,將他們安頓在賓館隔離觀察,并化身為“快遞小哥”為他們送去一日三餐,周到細致的照顧讓夫妻倆感動不已。
大年初二,看到社區工作群里發出緊急通知時,90后馬贊正在安慶老家陪爸媽吃午飯,立即動身返回工作崗位。回來后便和同事加班加點入戶宣傳、摸排。然而第二天,家人卻告訴他在返鄉的親戚中有從武漢回來的,為了降低同事們的感染風險,他及時向組織匯報后在家中自我隔離。回到家中的他心急如焚,對不能和同事們一起奮斗在疫情防控一線感到愧疚。在家的他還情牽一線,得知同事們缺乏口罩、酒精、手套等物資,積極協調自身資源,為同事們籌集口罩、酒精。得知街道布置挨家挨戶摸排人員情況時,他主動請纓,要求居家辦公,給網格里的居民打電話。
五里墩街道的基層黨員們在疫情前“逆行”前進,他們無私的付出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而百姓一聲“辛苦了”就是對他們的最佳褒獎。
較 真
孫少君
疫情當頭,必須提高警惕,任何疑問都不能放過!
2月5日5點40分,河南省唐河縣城郊鄉劉馬洼村疫情防控卡點。
正在值班的村支書魯合俊看到遠處有人影晃動。誰一大早起來了,要干啥?他一邊尋思一邊走到路障前詢問。
“這么早,你從哪來的?”
“我剛坐火車從深圳回來,是咱劉馬洼村的。”
“經過武漢沒有?”
“在湖北麻城換車,停了一會兒。”
魯合俊立刻警覺起來:“為了你和全家的安全,按照縣里十號公告的要求,你必須先到村部進行隔離。這會兒還早,也暫時不要電話打擾家人了。”
5點45分,魯合俊和值班的駐村工作隊一起,將劉某安排進設在村部大院里的隔離室,體溫正常。第一時間上報情況給城郊管理區主任趙建國,“按照我們制訂的預案,不要讓其和家人有任何接觸,通知村醫,做好體溫測量。”
隨后,城郊鄉人大主席李欽回復:“現在還不清楚和他一同乘車人員的情況,建議集中隔離,以防他和確診者接觸過。請馬上聯系城郊衛生院。”
上午7點,劉某的父親來到村部勸返卡點,想見見兒子。
“現在情況不確定。萬一你被感染可就又多一個了。”面對劉某父親的一再請求,魯合俊就是不松口,“你們通個電話,如果需要什么一會兒讓村醫送去。”
8點左右,“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進入隔離室進行詢問,告知了當前的隔離政策,并做好記錄,然后送劉某到指定的集中隔離場所進行隔離。值班專干對村部隔離點進行徹底消毒。
就這樣,180分鐘內,劉馬洼村委緊張有序、分工協作、妥善處置,避免了劉某和更多人的接觸。
2月7日晚,正在吃晚飯的魯合俊接到通知:“劉某和駐馬店一確診患者同乘一輛火車,請緊急排查!”
他長出一口氣,回復道:“這就是2月5日早上我們及時隔離的那個人,幸虧我們嚴格執行規定將其進行隔離,否則現在不知要隔離多少人了。”
力 量
姚黎惠
這個特殊的新春,江蘇省常州市民政系統的黨員先鋒們,告知親朋好友“按兵不動”,自己卻沖鋒陷陣,為服務對象和常州市民的健康而奮力拼搏。
1月27日17時許,常州市救助管理站里的一位女性受助人員突然出現咳嗽癥狀,值班人員迅速將她轉入隔離區。2小時后,站里的老黨員吳國平駕駛救助專用車將她送入定點醫院,經檢查肺部正常,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下。21時,為了保障應急救助需要,當大家在溫暖的家里準備休息時,老吳還在寒風中為車輛消毒。
常州市救助管理站黨員志愿者輪流開展主動巡查,救助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向他們發放防疫物資,講解防疫知識。在站內開辟疫情防控應急隔離觀察區,配備紅外額式體溫計,對在站人員發現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癥狀的,立即轉入獨立的觀察區域觀察或送定點醫院檢查。宿舍活動區每天兩次噴灑消毒水,紫外線消毒燈消毒,中藥熏蒸,及時換洗衣被,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機構環境衛生,確保用藥及餐飲安全。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常州市兒童福利院黨支部第一時間構建疫情防控體系,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行政、醫療、后勤工作小組,全力開展防控工作。最讓福利院“媽媽”們操心的是每一位孤棄兒童的健康,天氣多變,體質差異,都讓非常時期的醫護工作變得小心翼翼。貝貝班班長蔣亞玲是一名剛入黨的新黨員,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班組工作正常運行,她帶領全班組20多人認真學習疫情防護知識,嚴格執行護理標準,堅持兒童一人一巾一碗一勺,每日做好生活區域、活動區域和公共區域消毒工作,加強衣物清洗消毒。由于院內其他班組有少數兒童出現感冒癥狀,貝貝班暫停了集體教學活動,所有兒童活動開展均由班組工作人員兼顧,每日組織兒童看書、畫畫、做手工。
殯儀館是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站,被感染死亡者的遺體都要盡快火化,接觸病毒的概率比較大,一旦有人被感染,殯儀館可能會因集體隔離而不能為市民提供殯儀服務,造成殯葬服務領域的缺位。因此,常州市殯儀館取消春節輪休計劃,成立了一支由黨員帶頭的戰斗隊伍,投入到殯儀館疫情防控和殯儀服務工作中。第一梯隊先上,第二梯隊全部在家待命,確保疫情期間不管發生任何情況,殯儀館始終都有一支精干隊伍堅守在殯儀服務工作崗位上。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在這個全民抗疫的時刻,常州民政的黨員們帶領著民政人,組成了堅守防控前線的“紅色力量”。
為愛堅守
楊 桐
“我是兒福黨員,我做到帶頭筑牢安全防線、守土有責,守護黑河兒福一方平安;我是兒福人,我牢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兒福人,我務必,服從抗擊疫情大局,維護防控工作秩序;我是兒福人,我一定不忘責任使命,奮力保障孤棄兒童健康安全;我是兒福人,我承諾,不隨意離家,返城后居家自我隔離;我是兒福人,我保證,外出一定佩戴口罩,回家一定勤洗手;我是兒福人,我呼吁,切斷傳播源,阻斷疾病傳染,人人有責;我是兒福人,我貫徹,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我是兒福人,我不忘,保重身體,為兒童福利事業奮斗!我是兒福人,我堅信,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會取得勝利!防控疫情,兒福用行動和疫情賽跑,刻不容緩!”
這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兒童福利院全體工作人員的誓言,他們雖不是戰斗在疫情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卻同樣是這場疫情戰斗的一分子,“守護”就是他們的關鍵詞。
兒童福利院的孩子集中供養,疫情防控壓力大。院內工作人員每日做好院內消毒、清潔、通風工作,教師密切關注兒童身體情況,監測體溫,填寫記錄表。飯后、廁后必須洗手,毛巾、口杯、水杯以及玩具每日消毒,定期對兒童衣物、床品進行清洗消毒。除定時開窗換氣外,每個樓層放置紫外線消毒機,全方位對空間進行消毒。樓內每日用配好比例的消毒液拖掃室內外地面,最大限度預防疫情的發生與傳播。春節期間,回親屬家過年的孩子,負責教師每日通過手機進行遠程測量體溫。
院里每天為孩子們烹制營養可口的飯菜,提供新鮮的水果、牛奶,營養均衡,增強孩子們的免疫力。為了讓“福寶們”安心宅在家里,黑河市兒童福利院開展“停課不停學”系列活動,教師們精心策劃,讓孩子們從我做起,爭取人人都是防疫小衛士。通過卡通繪本的方式為孩子們科普防范知識,提高防控意識以及正確的洗手七步法。制訂學習、娛樂計劃表,合理安排時間,組織孩子搭建樂高、益智游戲、制作美食、參與勞動、在室內進行體育運動,提高免疫力。
“我是一名黨員!”
劉 學
“黃大哥,把你今天核實的人員信息跟我說一下。”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新華社區黨委副書記張保仔剛說完,就聽到一陣鼾聲響起,剛坐下的黃恩明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大年初二,張保仔接到一通電話:“請問是新華社區嗎?我從你們公眾號看到社區防疫一線工作任務重,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嗎,我是一名黨員。”
第二天一早,致電的人就戴著口罩拿著酒精噴壺出現在金環花園小區,挨個樓道消毒。他就是黨員黃恩明,一個口罩、一個消毒噴壺、一枚黨徽,有著28年黨齡的黃恩明站在了抗疫最前線,成為居民身前一道堅實的“屏障”。
每天8點前,黃恩明做好樓道消毒工作后,轉崗小區的出入口嚴格把關,詳細登記進出人員信息情況,做好體溫測量,引導居民正確佩戴口罩,發放宣傳材料。晚上黃恩明還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電話核實疫情信息,必要時還得上門核實。“每次入戶他都沖在第一個,測量體溫、詢問信息這些剛學的他就全部掌握了。”一位社區負責衛健的專員說道。一通電話,一聲報到,一份責任就讓黃恩明每天在他的“崗位”上默默地堅守,履行著一名黨員的義務。
在疫情面前,很多社區都涌現出了“黃恩明”,他們是丈夫、妻子、兒子、女兒,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產黨員!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