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宋灣村來了“大機關”扶貧工作隊

時間:2020-10-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通訊員 王 強

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宋灣村,李和清和老伴呂朝英老兩口,201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在省民政廳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李大爺老兩口靠發展生豬養殖脫貧,人均年收入穩定達到1.2萬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成為村里“人老心不老、脫貧不等靠”的典范。李大爺說:“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感謝省民政廳的扶貧工作隊。”

從“大機關”來到“小村部”

2017年4月24日,安徽省民政廳召開大會,選派幫扶干部到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宋灣村開展扶貧工作。會議一結束,10多名符合條件的同志就報了名。

4月25日上午,省民政廳黨組召開會議,確定選派韓焱、代祥華、李曉明3位同志,組成省民政廳駐宋灣村扶貧工作隊。4月28日,省廳分管負責同志帶隊,將3名隊員派送到村。2019年3月,由于機構改革的需要,韓焱從民政廳調離,車勇前來接力,繼續扎根宋灣村扶貧一線。

從“大機關”來到“小村部”,隊員們沒有一絲懈怠。他們調整工作方式,盡快適應農村扶貧工作需要。有隊員在走訪時被生銹鐵釘扎傷過腳,有隊員在秸稈禁燒巡查值守時被秸稈運輸車撞傷過腰,有隊員在騎車往返鎮村辦事途中遭遇車禍摔傷了胳膊……3年里,他們缺席了對父母的陪伴、對子女的照料、對配偶的責任分擔,卻從未曾在扶貧工作中缺位,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踐行著民政扶貧干部的職責。

在省民政廳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宋灣村于2017年底順利從貧困村“出列”。在接下來的三年里,扶貧工作隊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宋灣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6戶540人,人均年收入從2017年的3500元提高到如今的5000元,至今有193戶531人已脫貧,剩下的3戶9人已遞交脫貧申請;全村共有低保戶195戶315人。

“試驗田”里見功夫

“宋灣村就是安徽民政脫貧攻堅的試驗田,你們一定要當好民政隊伍的排頭兵。”這是安徽省民政廳主要負責同志對駐宋灣村扶貧工作隊的叮囑。

3年來,《安徽省民政廳“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定點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安徽省民政廳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方案》《省民政廳等省直八家單位定點幫扶潁泉區扶貧工作制度》等相繼出臺,為完成定點扶貧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省民政廳黨組定期聽取駐村扶貧工作匯報,研究安排幫扶措施,省民政廳負責同志分批帶隊到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全廳共108名干部,結對幫扶宋灣村118名貧困戶,定期走訪慰問,幫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截至目前,省民政廳已累計支持宋灣村300多萬元,用于建設黨群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室、扶貧蔬菜大棚和人居環境提升等項目。

在省民政廳黨組的指導下,3年間,阜陽市、潁泉區兩級民政部門又在宋灣村組織實施了7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0余萬元。同時,工作隊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宋灣村脫貧攻堅。先后動員12個社會組織資助130余萬元開展扶貧項目,其中安徽省金匯發展教育基金會支持30萬元為宋灣村安裝了第一批110盞太陽能路燈,安徽實踐家文教慈善基金會支持60萬元在田莊小學、四九小學開展了為期半年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項目,安徽省慈善與社會福利協會捐贈6.29萬元對宋灣村118戶困難群眾進行了救助。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作隊協調阜陽市伊源愛心志愿者協會為村里2名困難家庭學生免費安裝電視機和寬帶,為其解決了在線學習問題。

斬斷窮根奔小康

建強黨的組織,凝聚戰斗力量。工作隊駐村后及時將隊員的組織關系轉到村里,工作隊長兼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組織村里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和組織生活會,完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為黨員過政治生日、走訪慰問困難黨員,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村“兩委”換屆工作也順利完成。通過這些措施,村里黨員的身份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進一步增強,村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提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扶貧關鍵是要精準發力。工作隊堅持精準原則,將增強造血功能、徹底斬斷窮根確定為幫扶宋灣村的目標,成功走出了一條短期能脫貧、長期能致富的脫貧攻堅路。

整治人居環境,增加就業崗位。工作隊堅持基礎先行,爭取到1600余萬元的財政支持資金,對村內道路、路燈、水利、供水、改廁、綠化等人居環境項目進行了高標準整治提升,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還吸引4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為貧困群眾提供了充足的就近就便就業崗位。

走訪排查問題,實施精準幫扶。工作隊堅持每個季度對所有貧困戶集中走訪一遍,及時掌握貧困戶的新情況、新問題,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及時制定精準幫扶措施。工作隊為李和清大爺家制訂的方案是“保障治病,幫助養病;支持打零工為輔,幫助搞產業為主”。2017年,工作隊幫助李和清夫婦建起了30平方米的開放式豬舍,年均出欄量8頭左右,確保了穩定增收;給患有高血壓的老兩口辦了《慢性病治療證》,讓其享有了用藥優惠和貧困群眾住院費用報銷保障;家庭簽約醫生定期上門為老兩口檢查身體,2019年及時發現李和清脖子淋巴腫大情況,提醒其及時到醫院治療;春、秋兩季介紹李和清到臨近的建筑工地務工,在秸稈禁燒期間聘任李和清擔任禁燒值守人員。現在,老兩口住在2018年申請危房改造后的新房子里,舒心康樂。

培育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工作隊成功培育了宋灣村蔬菜種植和深加工特色產業,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1500余畝,主營的脫水包菜絲、脫水胡蘿卜片、脫水南瓜干等產品遠銷日、韓,年產值達5000多萬元。還在生豬養殖、農機租賃等市場進行了集體資金投資,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將達到30萬元以上,扭轉了長期以來村“兩委”在基層公共事務中“無錢辦事、有心無力”的困境。

探索防返貧長效機制

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工作隊緊盯未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進一步加強綜合施策和兜底保障力度,不折不扣落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醫療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增收政策和保障政策,堅決如期實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脫貧攻堅目標。

為了預防一場大病、一次意外可能導致的再次返貧,工作隊通過村民捐助、社會援助、政府補助等途徑,設立宋灣村救急難互助基金,對宋灣村全體村民出現醫療負擔過重、遭遇災害或意外事故、死亡等情況進行救助或慰問,探索建立村民互助、消除貧困的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已募集資金10.166萬元;開展醫療救助18次、發放救助金2.55萬元,開展逝者家屬慰問34次、發放慰問金0.68萬元。安徽省副省長張曙光對此作出專門批示:“作為基層群眾治理的形式,宋灣村設立救急難互助基金,不失為有益的探索。”

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安徽省民政廳駐宋灣村扶貧工作隊交出了合格的答卷。2018年,工作隊被阜陽市潁泉區委評為“先進駐村扶貧工作隊”;2019年,工作隊被省委組織部等4家單位聯合授予“安徽省屬單位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0.2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