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救助管理機構要在“更”字上下功夫

時間:2020-02-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祝 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次疫情防控作了多次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更好地阻擊疫情堅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1月23日,民政部對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做出安排部署。作為民政服務機構之一,各地救助管理機構迅速響應,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為了不給疫情傳播以可乘之機,緊急制訂方案,監測排查,購置物資,積極動員……各地救助管理機構正呈現出全員戒備、時刻防控疫情的工作狀態。當下,救助管理機構應以對救助對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聽黨指揮,周密安排,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在“更”字上下功夫,切實做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

  服務對象特殊,疫情防控更要提高防范意識。救助管理機構服務和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活,這類服務對象有流動性大、患病率高、自身衛生條件較差等特點。對于疫情防控而言,這些特點都是風險點。如果說平日里,救助管理機構就應該在提供服務時有足夠的防范意識,那么,此次疫情期間更要牢固樹立預防為先的理念,密切注意救助管理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和求助人員、受助人員以及臨時托養人員的健康狀態,盡全力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救助環節多,疫情防控更要無縫連接、有跡可循。從進站求助到站內受助,再到尋親送返或是送醫救治,問詢、檢查、護送等環節缺一不可。救助環節多,每個環節工作人員都需要與救助對象有或多或少的接觸,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因此,救助工作人員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更要時刻監測受助人員的健康狀況,做好每個環節記錄和交接手續,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面對來自疫區、健康狀況欠佳的受助人員更不能麻痹大意,要在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切實加強對機構內救助對象的重點監測。

  救助周期較長,生活、衛生物資儲備更要有備無患。受助人員一般情況下可在救助管理機構停留10天,在這期間站內會為其提供尋親服務和基本的吃穿住保障。這些都需要救助管理機構有足夠的物資儲備,加之疫情防控期間的衛生消毒頻次增多,衛生防護用品消耗大,更需要拓寬渠道購買生活保障和衛生防疫用品,這就要求救助管理機構在生活保障和衛生消毒物資儲備上做到寧可備而不用,絕不可用而無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