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致力一體化 奮力高質量 擘畫長三角基層治理現代化美好藍圖

時間:2020-10-1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浙江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劍侯

  長三角三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一市(上海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處于共同的發展階段,擁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圍繞“和諧自治和精密智治的制度創新”這一主題進行探討交流,對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啟新時代基層治理新征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共識”到“共享”

  長三角的愿景越來越美好

  肩負的使命非比尋常。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根基,是國家戰略大局的重要組成。長三角地區基層治理基礎好、發展快、創新優,基層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黨中央對長三角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寄予了深切期望,我們理應更好承擔起向世界展示“中國之治”新境界的神圣使命。

  面臨的機遇非比尋常。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下,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隨著數字治理時代到來,政府整體智治和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基層治理加速從傳統型向智慧型轉變,從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疫情防控的催化作用,更充分激發了基層群眾有序參與的內生動力,加快形成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遇到的挑戰非比尋常。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深入實施的關鍵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三省一市民政系統經受住了防疫“大考”,奪取了民政服務機構和社區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同時也暴露了基層治理,特別是社區共同體建設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項和共性問題。在疫情深度影響、環境更加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任務更加艱巨、要求更加緊迫。

  加強和創新長三角基層治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政治必答題。做好這道必答題,需要我們三省一市在最基本的方面實現資源共享。一是需要善借“天時”。要站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主動把握三省一市全方位、全領域合作的大勢,不失時機地推進民政事業融合發展。二是需要用好“地利”。三省一市襟江帶海、輻輳東南,為深化區域合作創造了良好環境。要率先推進長三角示范區民政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省際之間、市縣層面、社會領域的溝通交流。三是需要促進“人和”。要建立健全三省一市民政廳(局)合作協商、政策協同、發展協力的有效機制,推動民政系統常態化學習交流,為加強基層治理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只要我們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做好共享文章,長三角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美好愿景,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從“共治”到“善治”

  高質量的路徑越來越清晰

  近年來,浙江堅持以“三地一窗口”的政治擔當,在基層治理上尊重群眾首創、深化基層實踐,探索形成了諸暨“楓橋經驗”、武義“后陳經驗”、安吉“兩山轉化”、桐鄉“三治融合”和寧海“小微權力36條”等創新經驗。最近,我們邀請三省一市專家學者代表建言獻策、集思廣益,梳理編撰了《長三角基層治理藍皮書》,共享先進經驗;總結提煉了《社區治理共同體創新的浙江樣本》,這些樣本刻畫出了浙江省在加強基層治理進程中從打造“共治”到謀求“善治”的前進軌跡。

  構建貼合實際面向未來的基層治理新單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科學編制農村社區布局規劃,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五萬工程”,打造了一批“動漫鄉村”“色彩小鎮”“田園社區”。率先推進“未來社區”建設,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聚焦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構建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場景,打造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

  探索黨領導下的社區治理新路徑。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持續深化農村基層黨建“浙江20條”。率先開展村(社區)組織換屆,全面推進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建立完善黨組織全面領導,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的有效機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多方共治格局,確保了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在城鄉社區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全省20402個村、4388個社區、3.4萬家社會組織、1000多家社工機構,構筑起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銅墻鐵壁;15萬社區工作者、280萬志愿者接續奮戰,扎實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為扭轉疫情防控局面、鎖定階段性重大成果,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暢通居民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新渠道。秉持眾人的事眾人商量著辦,普遍建立村民說事、村務會商、社區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等機制,進一步暢通群眾參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渠道,基層呈現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今年,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推進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決定》,廣泛組織和動員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災害救援、社會服務、公益慈善等領域發揮協同作用。目前,全省登記社會組織70302家,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11.7個,城市和農村社區平均分別擁有18家和8家社會組織。每年全省建立300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目前,全省共有6.5萬社會工作師、1502萬名注冊志愿者。

  打造數字賦能社會共同體建設新標桿。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優勢,“一圖一碼一指數”機制釋放了巨大能量,有效推動了疫情防控從封閉管控向精密智控轉變。深化“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整合基層治理資源和治理力量,推進“城市大腦”向社區延伸,實現社區治理精密智控、精準服務、閉環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民政全域拓展,民政服務“碼上辦”全線推進,群眾身后“一件事”、結婚生育戶口“一件事”全面推行,困難救助、養老服務等11個民生事項實現“一證通辦”。

  從“融入”到“融合”

  一體化的協作越來越順暢

  長三角協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使命,要求我們三省一市在發展進程中,以融入為起點,以融合為目標,以一體化的思路和高質量的舉措,圍繞三省一市基層治理融合發展,同心同力強化四方面探索。

  同心同力做好“創新示范”文章。探索共創“長三角地區基層治理示范區”,示范區以接軌現代化治理為導向,建立基層治理資源共享、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開放、社區結對提升、社區工作者交流掛職、社會組織發展聯動、社會工作聯盟體等機制,在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下,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同心同力做好“數字賦能”文章。探索建立三省一市基層治理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基層治理基礎數據庫智慧治理平臺對接,匯集“長三角”集體智慧,加快大數據、云計算、AI技術和區塊鏈技術與基層治理的有機融合,探索計算機精確識別、自動預警、輔助決策等智慧治理模式。

  同心同力做好“暢通聯通”文章。圍繞共同利益訴求、共同商議機制、共同行動規則,探索尋找協同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和“最深切入點”,在公共服務、社區服務、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人才、基層數字治理等方面,共同謀劃具有標志性和辨識度的重大項目,推動重點協同事項出成果、見實效。

  同心同力做好“借智借力”文章。探索建立長三角基層治理專家庫,以推動解決基層治理難點重點痛點問題為目標,加強黨領導下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協同開展戰略研究、決策咨詢及技術協同,每年推介發布“長三角基層治理十大優秀案例”,舉辦創新成果研討和論壇,共享基層治理的經典案例和先進治理經驗。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黨中央的重要戰略,是三省一市共同的發展機遇。我們將瞄準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各揚所長、各盡其責、彼此賦能、融合共進,共同營造“唯實唯先、善作善成”的團隊文化,攜手譜寫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民政篇章!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0.13)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