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紅墻邊的民生政策“小專家”

時間:2020-09-1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藺紅霞

  在首都功能核心區有一個街道,這里是“紅墻意識”的發源地——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民政科的小宋”宋益廣就是這個街道辦事處民生保障辦公室的一員。今年29歲的他畢業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現任街道辦事處民生保障辦公室(民政)副科長。

  紅墻邊的政策專家,做黨和人民放心的民政人

  居民的困難看上去各種各樣,但到了“民政科的小宋”這里總有解決的途徑,小宋不僅面對困難群眾熱心有溫度,而且憑借較強的學習能力,熟稔各項政策。居民能不能享受低保,重殘家庭的孩子每個月能享受多少差額補貼,居民遭遇大病了國家有哪些政策,老齡殘疾人補貼怎么計算,住敬老院有沒有減免等,從低保到特困,從臨時救助到住房保障,從就業到退養,從孤兒到殯葬,只要涉及居民生活的民生政策,小宋幾乎全知道,是個絕對的“政策專家”。他總說:“做一個合格的基層民政人,不斷學習,清楚自己的‘武器庫’里有什么‘武器’可以解決掉困難,是把基層救助工作做好的前提。”

  這些年來,“找民政科的小宋”這一說法儼然成為紅墻邊居民辦理民政業務的代名詞。為了能讓居民第一時間找到他,宋益廣沒有請假倒休過,手機從不關機,微信里加的朋友很多也都是社區困難居民。

  6月10日,家住太仆寺街社區的文伯伯打電話給宋益廣,問自己得了大病一點錢都沒有怎么辦。宋益廣第一時間核查具體情況,是否屬于重大疾病,收入多少,醫療花費金額多少,詳細解釋政策并幫助指導他辦理“大病保險+因病致貧救助政策+慈善協會春雨行動大病救助+臨時救助”,第一時間緩解了他看病的經濟壓力。對此,文伯伯送來錦旗對宋益廣表達感謝之情。

  秉承初心,讓城市更有溫度的青年干部

  宋益廣年紀不大,但已在基層摸爬滾打了十個春秋,十年來,宋益廣完成了一名退伍軍人到公務員、名校高才生到基層干部的轉變,秉承著踏實肯干、求真務實、熱心溫暖的工作作風,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理念,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3月9日晚上9點,宋益廣接到特困供養人員洪大爺的電話,洪大爺血壓持續偏低病情惡化需要緊急住院。當時正是疫情最緊張的時刻,很多醫院都不接收新的病人。宋益廣當天夜里從晚上九點到凌晨兩點打出近百個電話,最終幫助老人安排住進醫院,安排人員繳費和全程陪護。雖然洪大爺在醫院全力救治一周后離世,但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洪大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這些年,“民政科的小宋”已經先后送走了好幾位沒有子女的困境老人,在老人離世前盡最大努力去挽救生命,去世后組織殯葬后事,讓他們也能像有子女一樣,生前體面地生活,死后有尊嚴地離開。

  走近困難人員,做防疫陣線的民生兜底人

  今年疫情始發時恰逢寒冬,為避免流浪人員成為疫情防控的漏洞,宋益廣每天晚上八點多下班一定要去街道所有的公共廁所、地下通道等,排查有沒有在這些地方露宿的流浪人員,對發現的流浪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那段時間每天走路都超過兩萬步。

  2月28日,宋益廣接到電話,在西單公共廁所附近發現有一名露宿女子發燒37.9℃。宋益廣沒有猶豫,立即穿上防護服將發燒的流浪人員帶到醫院做核酸檢測,并且在檢測出流浪人員有肺部積液的情況下,在醫院里兩天兩夜陪同流浪人員做新冠核酸復檢。

  宋益廣救助困難人員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深夜里幫助流浪人員去子女家團聚,救助發燒昏迷在路邊的流浪人員、幫助流浪人員修理三輪車、給餓著肚子的流浪人員買盒飯等等。宋益廣經常說,“這份工作不僅賦予了我關愛困難人員的職責,更賦予了我信仰,我要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帶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1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