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涂兆宇
早上8點,起床、洗漱、換上隊服、戴好護目鏡和口罩、出門,過一條馬路,來到臨時搭建的救援隊消殺中心開展防控工作,這就是甘肅藍天救援隊隊長於若飛疫情期間的日常。雖然他剛剛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但對于戰“疫”,他仍一刻沒有放松。
5月7日,是他帶領隊員在一線戰“疫”的第103天。
“90后小伙,真棒!”
認識於若飛的人,都會由衷地豎起大拇指,稱贊道:“這個帥氣的90后小伙,真棒!”
就是他們口中的這個90后小伙,在擔任甘肅藍天救援隊隊長至今8年的時間里,每天24小時處于待命狀態,手機更是不敢離身片刻,生怕自己錯過任何一條預警信息。每當有緊急救援任務或災情發生,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他都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他帶領540余名救援隊隊員沖上了抗“疫”一線。
談起為何選擇做一名救援隊志愿者,於若飛若有所思地說:“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2012年5月,我的家鄉岷縣發生泥石流災害,當時我作為一名志愿者協助藍天救援隊隊員開展現場救援、災情調查、打撈遇難者遺體等工作。在那時,我感受到救援隊員的無私奉獻和忘我精神,就下定決心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我們必須逆向而行”
“忙!”於若飛用了一個字來形容疫情期間的工作。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一盤棋,醫護人員沖在最前線,我們救援隊也不能掉鏈子,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專業事,織好消殺滅毒的疫情防控網,不讓疫情蔓延。”於若飛說。
為積極響應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決策部署,以及甘肅省民政廳關于動員和規范全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自1月26日全省藍天救援隊伍啟動防疫工作以來,於若飛深知堅守崗位、防控疫情責任重大。位于蘭州市南環路上的甘肅藍天救援隊消殺中心,是藍天救援隊在蘭州設置的6個定點消殺作業點之一。疫情發生之后,於若飛基本上就常駐于此,和他的志愿者隊友們每天對蘭州市密集場所進行消殺,并深入街道、社區了解防疫消殺需求,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
社區作為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是整個防疫流程中的重中之重。於若飛在疫情初期就開始思索如何發動社區自我防護。“我們有專業的裝備和技術,可以為社區提供物資和技術、培訓志愿者。”為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救援隊啟動了蘭州市100家社區“疫情防控消殺志愿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動員小區中愿意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的業主,參加專業知識培訓、志愿服務交流、消殺防疫、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動員大家發揮志愿精神,與政府、社會組織、社會力量一同協作,為社區防疫提供支持,共同組成最堅固的社區防線。
就這樣,一個個社區在救援隊的帶動下,成立了社區消殺服務志愿隊,形成社區自我保護的堅強壁壘。
每天,留給於若飛休息的時間都很短。從消殺工作指導到物資協調保障,從防疫項目計劃到知識宣傳普及,於若飛事無巨細。自疫情發生以來,忙完當天的各種消殺任務,往往已是凌晨了,回到住處后,身為隊長的他還要統計數據、做報表,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每晚能睡上兩三個小時就不錯了,疫情面前,我們必須逆向而行。”於若飛說。
疫情期間,於若飛帶領的甘肅藍天救援隊對人員密集場所、蔬菜瓜果市場、公共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消殺。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救援隊還面向蘭州市企事業單位開展消殺防疫志愿服務倡導工作。截至5月7日,救援隊共計派出隊員6859人次,對25個街道、64個社區、19個市場、84個小區、160家單位、1476所學校及托管機構進行了全面消殺,消殺面積達到846.8萬平方米。此外,救援隊成立的疫情防控應急消殺中心對蘭州市內8689輛小型客運車輛、公務用車也進行了免費消殺。
“都是志愿者,都是好樣的!”
面對每天繁重的消殺工作,確實很累。為了當好“領頭羊”,於若飛不忘給大家加油鼓勁。
“咱們一線工作危險不危險?危險,所以一定做好個人防護。咱們日夜奔走為的是什么?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生活早日回歸正常嗎。”一席話讓隊員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再難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硬漢雖硬,也為人子。今年春節是於若飛第六個沒有與家人團聚的春節,前五年的除夕他堅守在蘭州市五泉山做安全保障,今年的大年三十,給家中父母拜完年后,他與隊友們一起為打贏這場防疫戰爭“逆行”。
“救援隊里所有人都是志愿者,都是好樣的!”於若飛說,作為一支完全由志愿者組成的社會救援力量,救援隊的隊員都有本職工作,每當災難來臨時,大家就像聽到了“集結號”,立即投入救援任務中。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於若飛和他的隊友們在城市急需處、細微處發光發熱,在投身疫情防控應急志愿服務中展現了責任和擔當。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