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武
老干部工作承載著黨關心愛護老干部的重要任務,關心教育下一代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二者都是黨的事業組成部分,必須堅持同研究同部署、抓融合抓提升,以老帶幼、以幼敬老,打造更加和諧和睦的社會環境,為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一老一小”關系一個家庭的幸福,也是全社會關切的民生問題,切實保障“一老一小”的權益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直接體現。
從政治要求看,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體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將“認真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強調“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點任務,很多與老干部工作密切相關,并提出“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這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一老一小”的重視,也為統籌做好這兩項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須將其放在大局中去謀劃、去創新,用心用情、抓實抓細。
從文化傳承看,是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老一輩特別是離退休老同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作出過重大貢獻;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關心他們就是關心祖國的發展和未來。必須以統籌做好這兩項工作為抓手,大力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從方式方法看,是運用好統籌兼顧科學方法論的重要體現。老干部工作和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代際關聯和傳承,必須統籌起來抓,才能抓出實效。服務好老同志,就有更多“五老”去關心下一代;教育引導好下一代,才能為老同志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因此,必須堅持統籌謀劃、聯動推進,既充分發揮老干部在關心下一代、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又教育引導青少年關心老年人。
推動新時代老干部工作創新發展
新時代老干部工作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充分認識、積極把握老干部工作制度優勢,堅持和完善相關制度機制,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更好推動“三項建設”。持續強化政治建設。明確老同志政治學習、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等各項要求,引導和保護好老干部的政治熱情。持續強化思想建設。注重發揮各級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特別是淮北獨有的開放式黨校、家庭黨校等陣地作用,同時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增強思想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持續強化黨組織建設。探索成立“社區老黨員e站”,因地制宜設置黨支部和網上黨支部,加強離退休干部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加強黨支部班子建設的制度機制,積極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常態化開展組織活動,不斷增強離退休干部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能力。
更好促進優勢發揮。健全和落實發揮老干部優勢的制度機制,把老干部所能所愿與黨委政府所需所盼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老同志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正能量。采取專題調研、建言獻策、結對幫帶等方式,引導老同志在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工作中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同時,鼓勵和支持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化解基層矛盾等工作。
更好改進服務方式。針對老干部不同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更好滿足老干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推動服務規范化,創新推進離休干部“家庭簽約醫生”重點服務試點工作,實現離休干部醫療服務“五有一化”,即有一條就醫綠色通道,有一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有一批定點簽單藥店,有一套醫藥周轉費補助辦法,有一套監督落實保障制度,優化離休干部醫藥費報銷渠道。進一步推動服務信息化。及時對接全省離退休干部工作信息系統,做到傳統方法與信息化手段優勢互補、線上交流與線下服務相互融合,促進離退休干部工作形態升級、模式優化、提質增效。進一步推動服務精準化。堅持分類管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重點關注身患重病、異地安置、空巢獨居、生活困難的老干部,努力做到對離休干部“一人一策”。探索單位、社會、家庭相結合的幫扶辦法,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可選擇的服務體系,通過黨內關懷、志愿服務、鄰里互助等方式,幫助老同志解決在醫療護理、家政服務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
促進關心下一代工作上新臺階
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扎實推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健全黨建帶關建的制度體系,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思想引領上聚焦用力。切實發揮“五老”作用,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志向,扎實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紅色遺址,讓老同志在講好革命歷史和紅色故事的過程中引導青少年傳承優良傳統。
在立德樹人上聚焦用力。抓好法治教育。打造“法治關愛·護航成長”教育活動平臺,加強青少年普法宣傳、法治實踐,健全法治報告團、網吧監督員、禁毒宣傳員、社區矯正員和“三防”志愿服務隊伍,引導青少年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抓好科技教育。結合科普宣傳周、全國科普日,開展“科普大篷車”等送科普下鄉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組織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等科技賽事,形成常態化機制,打造創新性品牌。抓好文化教育。加強對未成年人教育和文化市場監督管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文化自信。
在關心關愛上聚焦用力。守護身心健康。抓緊抓細復學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持續深化“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動,引領青少年積極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養成文明衛生習慣。優化家庭環境。積極謀劃下一個五年家庭教育工作規劃,以“五老弘揚好家教好家風”為重點,繼續做好送家教到基層、辦好隔代家教和運用“互聯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等工作。解決實際困難。充分發揮各級關工委組織優勢和關愛基金作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關工助力”工作,有針對性開展助學、助困、助孤、助殘、助業“五助”活動,關注貧困家庭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作者系中共淮北市委書記)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