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文明實踐開啟城區建設新時代

時間:2020-10-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楊貴華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全國開展后,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開啟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探索,圍繞城區文明實踐誰來做、做什么、如何做等問題積極謀劃、高質量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構建三級聯動工作體系

建好用好區文明實踐中心。建立起了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置多個功能分區,開設文明實踐系列課程和講座,策劃文明實踐活動,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中心還負有統籌推動城區文明實踐工作、開展志愿者培訓和管理的職責。在人員配備上,該區文明辦選派1名干部常駐中心負責中心的管理和對外聯系工作。今年該區進一步探索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社會化機構承接中心的日常管理,推進了管理服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

積極推進街道文明實踐所和社區文明實踐站的建設。試點街道建立文明實踐所,發揮上下承接的作用。試點社區建立文明實踐站,依靠志愿者隊伍立足社區開展文明實踐。為深化拓展城區文明實踐,今年內將全區文明實踐所擴大為10個, 98個社區全部設置文明實踐站。

重視七個文明實踐平臺搭建

有效整合黨政部門、群團組織資源和陣地資源。將24個區直部門、群團組織和10個街道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指導組成員單位,同時開發并整合轄區內的文化中心、社區公共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站、圖書館、法律顧問室、糾紛調解室、黨員活動室、居民議事會等,作為文明實踐平臺建設的陣地。

有效鏈接和整合人才資源。組織或邀請區屬黨政機關的黨員和干部、高校的專家學者、鷺江講壇報告人、黨校教師、區理論宣講輕騎兵隊伍、百姓宣講團、“書記講黨課”的書記隊伍、熟悉政策和社情民意的在職人員、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知識普及、技能培訓等。同時積極挖掘群眾中的骨干,鼓勵和動員包括先進模范、“五老”人員等參加文明實踐。

善用“線上”資源。運用文明實踐中心信息平臺、智慧社區APP等信息化手段,發布文明實踐活動資訊,介紹典型經驗,定期發布課程內容并招募學員。依托“思明文明風”微信公眾號開設“不文明行為曝光臺”“文明禮儀跟我學”專欄,發起“微文明聚力新風尚”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在廈門市首創開設公益宣傳欄目《文明思明天天見》,加大了對公眾文明行為的引導。

突出工作平臺的功能。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文明新風建設是七個開展文明實踐的載體和平臺。文明實踐三級工作體系立足各自實際,多方鏈接資源,搭建工作平臺,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在平臺建設上,該區既著眼于七個平臺的整體推進,同時選擇若干平臺進行重點建設。目前,這些平臺已成為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教育群眾的有效載體。

培育壯大文明志愿者隊伍

培育發展文明實踐志愿團隊,推動文明實踐專項志愿服務。成立起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和7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隊,鼓勵街道和社區發展特色志愿服務隊,不僅壯大了志愿者隊伍,也有效提升了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品質。

引導文明實踐品牌團隊和黨員志愿者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美麗心靈”“城市義工”兩個志愿者服務組織派出志愿服務分隊入駐中心,負責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衛生清掃。黨員志愿者率先垂范,通過“思明黨員志愿服務”APP認領項目開展服務,形成了黨員志愿者帶動居民做志愿服務的良好態勢。

聚焦文明實踐的重點內容,組建和打造特色志愿服務隊伍。注重挖掘各級文明單位(校園)力量,組建“陽光先鋒號”“服務直通車”等志愿宣講隊伍,圍繞財稅、產業扶持、法律等方面開展政策宣傳和培訓輔導,服務思明經濟社會發展。

精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策劃并組織開展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區、街、居三級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及居民需求開展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為深化文明城區創建活動,進一步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風尚,在區文明實踐中心社工的參與策劃下,該區正式啟動了“弘揚鷺島新風,文明有你有我”的文明創建12項行動。如今,主題活動已成為文明實踐思明探索的一塊“高地”。

項目制是思明區開展文明實踐試點的新嘗試。社區文明實踐站在試點探索中, 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容和要求,設計了9個常態化的建設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和打造,已形成項目品牌。項目制的實施,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容和要求具象化為系列項目,推進了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的精細化。

文明實踐的思明成果

思明區城區文明實踐探索開展近兩年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不僅為思明文明城區建設帶來了積極變化,也為新時代文明城區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加強了城區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和拓展了對科學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宣傳教育,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營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豐富了城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人們獲得了精神滋養,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培育和激發了群眾的參與意識,進一步營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圍,也助推了基層社會建設和社區治理,提升了城區群眾的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力助推了“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幸福思明建設”。

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思明區城區文明實踐之所以呈現積極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城區文明實踐立足城區實際,直面城市文明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形成自身特色,彰顯個性。二是新時代城區文明實踐突出實踐導向,將提升民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作為文明實踐建設的“硬核”,虛功實做,深耕細作。三是新時代城區文明實踐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應單項推進,而應與社會治理、文明城市(城區)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同頻共振。(作者系集美大學法學院教授、民政部“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成員)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10.23)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