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翟瑞穎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我區將和各駐區部隊一起,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堅決防范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共同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北京市海淀區雙擁辦近日發出《致駐海淀區部隊的一封信》,其情深深,其意濃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市海淀區堅決執行習近平總書記“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重要指示,充分發揮軍地資源優勢,廣泛發動全區退役軍人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匯聚起軍民戰“疫”的磅礴力量。
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防控機制
疫情發生后,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第一時間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指示要求,成立了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石立峰任組長,三位副局長任副組長,機關各科室和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任務、職責,構筑聯防聯控大格局。
隨即,迅速制訂《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關于切實加強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方案》,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疫情防控工作形勢,細化和梳理防控工作重點,細化分工,層層落實責任。同時,建立應急值班制度,增強抗“疫”值班力量,要求發現確認、疑似等疫情必須第一時間向區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工作辦公室報告,同時向屬地街道社區、疾控中心等有關部門報告,確保緊急情況及時處置。
廣泛宣傳引導 凝聚抗“疫”共識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組織領導、密切軍地協同、堅持科學施治、搞好自身防護,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共同抗擊疫情的重要指示,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加大對現(退)役軍人防控疫情的宣傳引導。《致駐海淀區部隊的一封信》就是落實區委區政府要求的一個“動作”,同步向29個街道(鎮)發送了《關于海淀區進一步密切軍地協同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街道、鎮及時通過雙擁渠道與屬地部隊做好對接,建立起“屬地同責,環境共治、疫情共防”的疫情防控機制。
同時,通過微信和短信平臺向全區退役軍人發出“致全區退役軍人倡議書”,號召廣大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疫情面前顯本色”,聚合共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通過軍休信息網、軍休微信公眾號和單位微信群等,做到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識與健康樂觀生活方式同部署同落實。
彰顯老兵擔當 迸發軍地力量
“不知道你的模樣/你卻是我心中的陽光/來不及為你鼓掌/你卻給我生命希望”,這是軍旅作曲家孟慶云和海淀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嚴老師聯袂創作的音樂作品《生命的陽光》中極其溫暖的歌詞,也道出了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心聲,“每一份祝福像鮮花/花香飄四方/一片片真情溫暖我/愛是一座橋梁”!
“若有戰,召必回!”是曾經軍旅的錚錚誓言。如今在海淀,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退役軍人的身影,老兵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
八里莊街道雙紫園社區,48名軍、師級退休干部,平均年齡68歲,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積極投身到社區戰“疫”第一線。
樹村村黨支部,62年老兵沙二維向黨組織交了一份特殊黨費。他說:“我78歲了,是一名60年黨齡的黨員,又是一名退伍軍人,看到黨和國家有難,我想盡一份力,請把這500元黨費交給組織,不多,是一點心意。”
海淀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周志平,在亦莊開發區創辦了北京協和洛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疫情來襲,大年初二,經開區統籌一家外地企業需在京火速提供生產防疫一線急需物資,急需專業廠房,周志平急速聯動公司各業務部門,現場指揮,在設定的時間內提供了合規的廠房。
田村路街道老兵應急服務隊是一支由退伍老兵組成的應急服務隊伍,在抗擊“非典”的戰“疫”中就沖鋒在前,這次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老兵們又主動請纓,承擔轄區噴藥消毒任務,每天辛勞工作,無一人叫累。
張婕1999年從空軍轉業,現在和丈夫創辦一家農場,見到醫務戰友奮戰在一線,夫妻倆決定向抗“疫”戰友快遞自產的蔬菜。
2月12日,海淀區農大路休養所軍休干部楊景明在軍休所領導及支部書記的陪同下,來到銀行將積攢的10萬元匯往武漢。
2月21日,海淀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將前方急需的2萬片紙尿褲、1萬片衛生巾發往火神山、中部戰區、泰康同濟、湖北婦幼等4家醫院,2月26日又向上述4家醫院支援5.5萬余塊士力架。
3月2日,海淀區開展“一人參戰、全家光榮”慰問一線軍人家庭活動,與抗“疫”一線軍人家庭建立聯系和服務保障機制,隨時全力做好戰“疫”后方服務保障工作。
3月6日,北京市海淀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捐贈儀式在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行。3名2016年度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代表,攜帶聯名簽字的八一軍旗和115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自發捐款36755元,向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舍生忘死、日夜奮戰的一線戰友獻出愛心。
29個街鎮、646個社區(村),軍民攜手抗“疫”、群防群控仍在繼續……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