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把服務對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

時間:2020-03-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張慶華 潘鳳娟 胡曉娜

  農歷正月初二晚8點多,山東省臨沂市救助管理站24小時值班熱線電話響起。電話那頭稱,河東區相公街道有一位老人在街頭流浪,值班人員立即趕往相公街道。

  見到流浪老人時,工作人員一眼就認出了老人就是以前救助過的楊某,此時老人已凍得瑟瑟發抖。在給老人戴上口罩、量過體溫后,工作人員將其帶回救助管理站,并給他全身消毒、辦理入站手續,還幫他洗了熱水澡,換上了干凈棉衣,煮了水餃。吃上了熱乎飯的楊某一改平時蠻橫的態度,對工作人員也溫和了起來。

  這是臨沂市救助管理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街面巡查勸導、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的一個畫面。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臨沂市救助管理站把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員戒備、科學防控、規范救助,重點在“四個強化”上下功夫,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安排部署,站內設立愛心防護區

  1月27日,臨沂市救助管理站緊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會上認真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民政部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原則,結合站內實際情況迅速制訂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對站內消毒防護、街面救助、分散就餐、臨時隔離、應急救治、值班人員調整等工作作了周密安排。

  當天,臨沂市救助管理站內還特別設立愛心防護區、臨時救助區和隔離觀察區。為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臨沂市救助管理站還通過短信、微信群、“致每一位受助人員的一封信”、宣傳資料等載體,大力普及防止疫情擴散、加強個人防護的科學知識。

  強化組織協調,“八要”原則規范救助

  針對救助對象流動性強、患病率高的特殊性,臨沂市救助管理站提出了“八要”原則,規范救助工作。一要加強日常消毒,工作人員規范消毒程序,每天對救助區和救助車輛進行全方位消毒,對每一位新入站的受助人員進行衛生常識的普及。二要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管理,配備專職醫護人員做好醫務室藥品管控,專人監督檢查食材和食品制作,實行分散用餐。三要實行日監測制度,堅持“早發現、早治療”原則,每天對站內受助人員和值班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陪同受助人員進行戶外活動1小時,每周洗澡一次、更換衣物,保持衛生清潔。四要設立應急觀察室,對新入站受助人員每天進行心理疏導、體溫測量、消毒,身體正常的暫時安排觀察室隔離,發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立即送醫院治療。五要加強街面巡回救助,每天進行街面巡查,接到求助熱線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提供救助服務,回站后對工作人員和救助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六要規范檔案管理,進一步嚴格規范救助對象的登記、問詢、檢查、護送等信息,特別是身體狀況有異常的受助人員,重點監測、時刻檢查,做好病情登記。七要暫停送返工作,臨沂市外受助人員暫停送返,臨沂市內必須送返的,確保身體健康后,與接收地救助機構或社區(村)做好對接,避免重復流浪在外。

  值得一提的是,第八個原則。即全天候值守、分批次值班,為避免人員聚集引起交叉感染,疫情期間實行分批次值班,以 10天為一周期,值班人員采取全封閉管理,下一組值班人員在家隔離,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每天報送身體狀況和活動軌跡,做好個人消毒防護,隨時投身抗“疫”一線。

  強化擔當奉獻,凝聚黨員力量戰“疫”克難

  “我是黨員,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面對疫情,救助管理站的黨員“舍小家顧大家”,主動請纓,提前結束假期,紛紛向黨組織寫下了“請戰書”,積極沖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

  臨沂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高仁志,是個當過兵的90后小伙,這個春節只陪父母待了一天,正月初一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到2月7日傍晚下班,在連續工作14天后,他才可以回到家休息一下。就連30歲的生日,也是在抗“疫”一線過的。而他的生日愿望就是:抗“疫”成功、國泰民安。

  在這場疫情防控工作中,救助管理站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擔當奉獻。救助管理站的黨員在關鍵時刻,更是不忘救助初心,率先垂范、逆行而上,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真正為受助人員營造安全、和諧、穩定的“家”。

  強化親情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一個家

  “365天、24小時,我們隨時待命。”面對疫情,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疫情防控以來,臨沂市救助管理站每天安排巡查小組重點對廣場、橋梁涵洞、車站公園、建設工地等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值班熱線24小時暢通,確保每一位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救助、親情救助。

  1月30日,市民熱線反映在河東區順成律所附近有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隨即前往現場,經核實,吳某以流浪乞討為生,體溫測量正常,沒有前往湖北的歷史。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與當地派出所聯系,耐心勸導,吳某仍然拒絕接受救助。工作人員只得為其提供口罩和愛心包(里面裝有方便面、餅干、火腿腸、衛生紙等物品),并對其居住地點進行消毒,并再三勸說他接受救助。

  1月31日晚11時,臨沂火車站值班民警反映在車站售票大廳門口有一男子尋求救助。臨沂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問詢后得知,男子陳某來自青海省,打工無著且隨身錢財及身份證丟失,希望能夠得到救助返鄉。工作人員先為其戴上口罩,隨后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且無武漢打工史。考慮當前疫情嚴重,工作人員耐心勸導后,陳某愿意接受救助,并同意疫情結束后再返鄉。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1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