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封閉期如何幫助機構老人進行心理調適

時間:2020-03-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院教授 王大華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各地養老機構都采取了封閉管理措施,從物理上切斷病毒的傳染路徑,長期封閉管理容易引發老年人心理和情緒的失調。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兩大基石,一個是對環境有掌控感,進而感到價值和尊嚴;一個是保持人際聯系,進而感到親密和關愛。而封閉期的延長直接造成這兩方面力量的大幅削減,老年人因活動自由的限制引發煩躁、易怒情緒;社會聯系數量和頻率的銳減而引發孤獨和寂寞;疫情的嚴峻和管理措施的嚴格引發對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焦慮和恐懼;自身健康基礎差會加深生命脆弱感從而產生無助、低落或絕望情緒。對此,機構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和安排。筆者通過與一線工作人員溝通,總結出一些可行的辦法,供參考。

  盡可能保障有序有質量的照料與護理服務。例如飲食安排上,可適當做一些膳食調整,減少每份食品的分量,增加可選擇的花樣,以增進老人的食欲。又如,由于戶外活動的減少,每日定時2-3次提醒老人室內通風和日照時間,同時注意增減衣服。另外,如果有條件的話,可邀請老人幫忙照看一些花花草草,這樣既增加了室內環境的生機感,也為老人創造了一個為機構和公共環境服務的機會,有助于價值感的實現。

  充分利用機構的環境優勢,開展線上線下活動。機構封閉管理,安全性加強。有院落的機構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允許老人戶外走動,組織集體身體鍛煉(如八段錦、健身操),需要做好時間和人數的安排。

  除了室內外公共區的適當開放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線上活動。例如,通過微信群建立合唱組,邀請老人學習新歌,還可以教大家用小視頻制作自己的MV;又如,可以給老人一些手工制作的任務,他們可以在自己居室內完成并在群里發布作品照片進行分享。除了這些娛樂和興趣類的線上活動之外,還可以組織公益性活動。例如組織老人在機構內做志愿者,為機構內老人提供電話形式的日常問候、病人探訪、事項提醒,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購物、取物等支持。還可以考慮將老人在封閉期參與活動的頻率進行獎勵性積分,設計獎勵等級和獎品。

  加強營造積極和尊重的服務軟環境。老年人是此次疫情的高危人群。在此期間,工作人員或家人不可避免地對老人的防護更加重視,容易對老人的活動有更嚴格的限制。老人可能因受到過度要求而出現更多負面反應。因此,機構管理者和工作人員更要特別注意對待老人的方式、方法。盡可能地肯定老人的能力和主動性;然后允許和提供機會讓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環境或生活;更重要的是,隨時鼓勵和表達對他們的肯定,多表揚少“教訓”。

  允許老人出現情緒失調并努力進行安撫。如前所述,機構老人可能由于某種原因出現明顯的情緒失調,而且在上述群體性支持的層面不能得到改善的,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心理疏導和情緒安撫。下面介紹兩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法: 一個是呼吸調節技術。適用于情緒突然失控或持續高度緊張的時候,工作人員可以引導老人做呼吸放松訓練,核心要領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本身,集中在一呼一吸的身體反應,同時將全身的肌肉通過先收緊再松開的步驟進行緊張感的緩解。另一個是認知行為干預技術。這種聚焦在行為和情緒改善上的短程療法,是通過讓來訪者搜集可見的證據來一點點修改有偏差的認知,進而改善情緒的體驗。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幫助老人羅列疫情信息中的好消息和壞消息,老人看到更多好消息,他們對戰勝疫情的信心會提升,焦慮就會下降。此外,機構工作人員還應當搜集可靠可信的社會支持資源和手段,充分發動老人家庭支持和專業的老年人心理熱線,尋求專業支持。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