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全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時間:2020-03-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政策理論研究所教授 成海軍

  2020年初,蔓延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大、范圍廣、時間長的一次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控體系。全國上下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優勢得到充分體現,為贏得抗擊疫情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在養老服務政策和制度體系建設方面還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和高危易發人群,在疫情防控中備受關注。從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補齊短板,助力國家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方面,筆者提幾點政策建議。

  健全社區和居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增加老年人疫情救治的相關內容。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有2.54億人,有各類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42.7 萬個。老年群體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和基礎性疾病,對新冠病毒抵抗力差、易感性較強。未來構建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在社區和居家層面應該把老年人列為重點保護對象,根據老年人的特點,突出“預防、控制、治療”三個環節,在第一時間使老年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把對老年人社區疫情防控宣貫納入政府基本公共衛生和養老服務范圍。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醫養結合相關內容要求,把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應急衛生事件作為重要內容,將社區防疫宣傳教育納入政府基本公共衛生和養老服務的內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醫養結合等,讓老年人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實行有效的自我保護,在社區層面宣傳構筑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完善養老服務應對疫情和突發性事件的相關政策和制度。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來指導養老行業的疫情防控工作,如民政部先后印發了兩版《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老年人就醫指南》《關于進一步做好醫養結合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下一步應完善養老機構應急預防體系、老年群體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老年人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老年群體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老年社會工作制度、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銜接機制等。

  動員養老服務社會力量和資源參與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疫情發生以來,社會組織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提供專業服務,捐款捐物,為社區百姓提供生活服務,解決困難,成為抗擊疫情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目前我國有81.7 萬個社會組織,其中有相當比例從事養老服務和公益慈善服務。未來應加大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內容和項目,使他們參與其中,有為有位。

  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為老年人服務。這次抗擊疫情,基層社區工作者、專業社會工作者、志愿服務人員等日夜值守、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抗“疫”和穩定發揮了作用。目前我國有持證社會工作者43.9 萬人,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團體)12.9萬個。未來應完善相關制度支持和制度保障,拓展服務項目和內容,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對因疫情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社區居家老人等群體加強走訪探視,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心理援助,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讓每一份愛心善意都及時得到落實。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