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億多農村老年人,農村養老服務基礎比較薄弱,“十三五”期間,各級政府將養老扶持政策和資金向農村傾斜,構建起村、鄉鎮、縣多層次的養老服務網絡。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巡訪制度全面建立。各地探索“時間銀行”“積分超市”等互助服務方式,依托村“兩委”、老年協會、志愿者等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在河南省新縣戴畈村,每天早上8時30分,由村里留守婦女組成的孝心護理員團隊就開始上門為特困、空巢老人服務。
“十三五”期間, 各級財政投入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支持農村養老設施建設與改造。目前全國農村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兩萬多個,床位194.6萬張,90%以上的農村養老機構有了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能力。在江西省興國縣,政府投資建設的養老中心不僅保障了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還填補了過去縣里沒有失能老人照護機構的空白。
縣級失能老人供養中心兜住農村特困、失能老人的保障底線。在鄉鎮一級,“十三五”期間,各地通過提升改造,推動鄉鎮敬老院向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在四川省邛崍市,利用鄉鎮敬老院平臺,通過一張養老電子地圖,就可以為周邊老人提供精準化的訂單服務。
依托鄉鎮敬老院的區域指導和服務輻射功能,“十三五”期間,農村幸福院、頤養之家等村級互助養老設施建設也全面推進,目前,全國已經建成10.8萬個村級互助養老設施。在山東省濱州市姑子庵村,村里將閑置多年的廢棄坑塘改造成了幸福院,為村里老人互助養老提供了平臺。
“十三五”期間,統籌城鄉的養老保障制度有序推進,“新農?!焙汀俺蔷颖!苯y一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五?!崩先撕统鞘小叭裏o”老人救助供養統一為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截至目前,高齡津貼制度覆蓋1500多萬8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1335萬經濟困難老年人納入農村低保,全國367萬農村特困老年人納入政府供養。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十三五”期間,民政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農村養老服務工作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之中,聚焦農村養老服務的短板,把更多的養老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在縣級供養中心、鄉鎮區域服務中心和鄉村的互助服務設施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初步建立起了多層次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讓一億多農村老年人也能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來源:央視《新聞聯播》202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