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通訊員 楊宏進 陳玉麗
干部下沉,搞不清該去哪個社區報到;反映問題,居委會認為不在轄區范圍;孩子入學,不知道對口學校是哪所……城市化進程在讓一些城市高樓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的同時,也伴生出了社區界線模糊、管轄范圍不清等問題,甚至有居民本人也不知道自家屬于哪個社區。凡此種種,不僅居民辦事不便,而且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也成為“孤島”。
今年4月以來,湖北省孝感市為了解決城市建設與管理“長短腿”問題,消除基層治理盲區和死角,在行政區劃總體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重新劃定社區管理線超過1000千米,相當于從北京到南京的距離。
社區管理線是無形的,而把這條線劃定清楚,為完善基層治理、加強疫情防控帶來的變化卻是實實在在的。
劃定管理線讓疫情防控無盲區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距離武漢市僅70公里且人員往來頻繁的孝感市,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社區是抗擊疫情的重要陣地,但由于界線不清晰、管理范圍有爭議,致使疫情防控在一些社區出現了被遺忘的角落。
孝南區廣場街道大院社區黨委書記楊耀華告訴記者,在大院社區與文化路社區交界處,有個20多戶居民的樓棟,一直以來,兩個社區都不認為該樓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社區封閉管理后,這棟樓的每日消毒、居民體溫測量以及生活物資保障都沒人負責。楊耀華在巡邏中發現后,及時將這一情況向街道進行匯報,街道當即將這棟樓納入文化路社區管轄范圍,從而堵上了一個防疫漏洞。
社區轄區邊界模糊、樓棟隸屬關系混亂,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疫情防控中給孝感市帶來不小的壓力。記者了解到,由于一些歷史原因,激光小區原隸屬于高新區丹陽街道漢光社區,但地理位置卻坐落在孝南區廣場街道的付沖社區內,與漢光社區相距2公里之遠,成了“飛地”。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都要下沉社區協助防疫工作,安排在漢光社區的干部必須來回奔波,大量精力被無謂消耗。”
筑牢社區防線,必須解決社區疫情防控中“漏”和“繞”的問題。4月中旬,孝感市委常委會作出決定,要求徹底摸清社區家底,科學劃定社區邊界,確保社區管理不交叉、無遺漏、無盲區、全覆蓋。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孝感市、縣兩級民政部門和街道、社區組建了工作專班,對社區管理線進行了深入調查,利用一個半月的時間,核定劃清了市中心城區和各縣(市)所有社區的管理線,長度達1053.23千米,協商解決爭議地段歸屬問題48個,優化設立社區5個,繪制出首張孝感市城市社區分布圖,并在這個過程中全面統計了社區戶數、人數、黨員數、單位數等信息,為筑牢社區防線夯實了基礎。
劃定管理線讓社區服務全覆蓋
從宏福佳苑小區建成起,陳光榮和老伴兒就一直住在該小區10多平方米的門房里。在這個只有2棟樓、18戶居民的小院,他負責打掃院內和樓道衛生,每戶居民每月給他45元的“物業費”。17年來,陳光榮和這個小區的所有居民一樣,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屬于哪個社區。
“這是私人開發的小區,一直沒人管。”陳光榮說。社區管理線劃定前,宏福佳苑小區不屬于任何一個社區居委會管轄,便民業務沒法辦理,惠民政策也不能及時了解。今年5月,宏福佳苑小區被劃入廣場街道三里社區居委會,不僅安裝了樓棟號牌,社區干部還第一時間上門采集了居民信息,宣傳講解了醫療、養老等各項惠民政策,最后還留下了網格員的聯系方式。有了社區居委會,居民就像找到了“娘家”,陳光榮開心地說:“政府真是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陳光榮所說的網格員名叫朱夢玲。在她看來,社區管理線既是社區工作“責任線”,也是社區服務的“基礎線”,劃定社區管理線讓居民服務沒有了死角和空白,社區防疫線筑得更牢、更密,居民對社區和政府工作的滿意度更高了。
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本次社區管理線劃定過程中,孝感市堅持“尊重歷史沿襲、順應城市發展、方便服務居民”的原則,不僅全市所有無人管理小區都被劃入社區居委會管理,而且有針對性地優化了社區規模。全市205個社區被合理地劃分為1177個網格,真正達到了區域界線清、工作責任明。特別是對于那些長期居住在無人管理小區的居民來說,社區管理線劃定后,“政策有人講、問題有人解、事情有人管、困難有人幫”,安全感、歸屬感顯著提升。
劃定管理線讓基層治理更高效
“您好!我住在文化東路萬山小區附近,請問我要到哪個社區下沉報到呢?”
“您的居住地屬于高新區航天社區,應到航天社區報到。”
疫情防控期間,大量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充實社區力量,筑牢了社區防線。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湖北省將“下沉”的經驗做法固化為制度,要求在職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常態化、長效化。以前,經常有人因為居住地所屬社區不明確打電話向民政局咨詢,現在這樣的電話沒有了。
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云告訴記者,劃定社區管理線后,社區的“四至”明確了、責任清晰了、開展工作也有依據了。
“終于清理干凈了!以前家門口的下水道總是散發臭氣,找過社區很多次,總說不歸他們管。”家住孝南區建設東路的王大爺說,“這次劃定社區管理線,把我住的地方劃清了,為這下水道我又向社區反映了情況,社區立刻派人來把下水道清理了,效率太高了。”
“劃定社區管理線,明確了孝感市各社區的邊界,消除了爭議地段和管理空白,工作有了依據、居民有了依靠。”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劃定社區管理線,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能夠真正落到社區,居民有訴求也知道該找誰,社區治理精細化有了堅實基礎。廣場街道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云告訴記者,劃定社區管理線后,社區的“四至”明確了、責任清晰了、開展工作也有依據了。
“終于清理干凈了!以前家門口的下水道總是散發臭氣,找過社區很多次,總說不歸他們管。”家住孝南區建設東路的王大爺說,“這次劃定社區管理線,把我住的地方劃清了,為這下水道我又向社區反映了情況,社區立刻派人來把下水道清理了,效率太高了。”
“劃定社區管理線,明確了孝感市各社區的邊界,消除了爭議地段和管理空白,工作有了依據、居民有了依靠。”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劃定社區管理線,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能夠真正落到社區,居民有訴求也知道該找誰,社區治理精細化有了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