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 楠
9月1日,江西省遂川縣召開2021年“活水計劃——99公益日”活動動員暨培訓會。“‘活水’二字出自南宋朱熹名詩《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遂川縣委副書記、副縣長徐鵬告訴記者。
“活水計劃”是中國扶貧基金會于2020年9月啟動的公益項目。項目利用互聯網技術,依托“99公益日”,以公眾募捐、騰訊公益配捐等方式籌集資金,更好地引入和承接社會力量,聚焦培育中西部地區社會組織規范化、專業化發展。
同為該項目試點,“活水計劃”項目暨第一屆“模范興國慈善周”活動落地江西省興國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李旭丹表示,項目的實施是弘揚慈善文化、提高慈善事業社會參與度、助力興國縣鄉村振興的體現。
“99公益日”,初心不改的慈善之路
“99公益日”是由騰訊公益聯合數百家公益組織、知名企業、明星名人、創意傳播機構共同發起的一年一度全民公益行動。
“騰訊植根在中國,得益于時代,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希望聯合兄弟公益機構進行項目共建共創,提供普惠性公益慈善服務。”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在近日舉行的2021年“99公益日”啟動儀式上如此表示。
今年是騰訊“99公益日”項目的第七個年頭。7年來,項目不斷完善,“讓每一個微小的善行更有力量”的初心和“人人公益”“指尖公益”“理性公益”的承諾從未改變。
身為“99公益日”專家委員會成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鄧國勝教授說:“項目實施過程中,每年都會遇到一些挑戰,但騰訊方面會根據遇到的問題修改完善規則,不斷優化規則。”
7月上旬發布的新年度“99公益日”規則,包括機構和項目準入規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配捐規則、企業配捐規則、平臺倡導和監督四個部分。
關于新規則之新,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陶傳進指出,新規則試圖營造優勝劣汰機制,讓好機構、好項目得到更好的對待,從而既能幫扶大型專業機構,也能助力“小而美”的機構。
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讓善意被放大、被善待、被實現
今年是騰訊公益平臺運營的第十四年,截至8月30日,該公益平臺已幫助1.5萬家機構、11萬個公益項目,獲得了4.9億次的愛心網友捐助,籌集了130億元的善款。其中,僅“99公益日”項目就籌集了62億元善款。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曉林告訴記者:“自2015年以來,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支付技術的應用,‘99公益日’促使人們的慈善觀念、慈善行為發生了深刻變化,為互聯網公益發展貢獻了智慧和模式。”
“慈善事業在社會救助和兜底保障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補充作用。每當發生急難大事時,慈善從來都沒有缺位。”湖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忠平說。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災害救助中,有近800支社會救援力量、超過3萬名志愿救援隊員趕赴河南參與一線救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貝曉超告訴記者,為了高效組織救援力量,基金會在今年“99公益日”期間發起“數字救援”項目,從救援信息精準對接、社會救援力量合理分配、社會化救援課題研究、社會救援力量專業能力提升、應急救護(救援)培訓等多個維度,助力社會救援力量在以后的救援工作中成為國家應急救援的有力幫手。
在愛德基金會秘書長凌春香看來,互聯網的力量也讓善意被放大、被善待、被實現,使得公益慈善真正走進了百姓生活,大大降低了進入門檻,調動了最廣泛的公益熱情和參與愿望,讓“人人公益”成為現實圖景。
“互聯網可以使募捐者、捐贈者、受益人、志愿者的相關信息得以完整展示,公益過程高效透明,形成交互的社會信任,這就打破了傳統壁壘,將為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提供更多新的通道和新的思路。”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慈善聯合會副監事長張凌霄說。
好故事是開啟公益之門的鑰匙
今年的9月5日是第六個“中華慈善日”,當天的“99公益日”活動主題是“共同富裕,和騰訊新聞一塊做好事”。李曉林表示,“中華慈善日”設立6年來,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育公眾慈善意識、提高慈善事業社會參與度、匯聚慈善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說:“好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一旦被挖掘出來,它會自己走向公眾,成為很多人開啟公益之門的鑰匙。”
云南白馬雪山的獵人給程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當地政府和騰訊公益的支持下,獵人成功轉型為保護滇金絲猴的“巡護人”。借助非虛構寫作、直播等方式,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截至2020年12月,通過騰訊公益平臺,以保護野生動物和生態多樣性為目標的“諾亞方舟留住家園”等項目,已累計籌款1038萬余元。也正因為網友的幫助,相應的公益機構可以為巡護人購置衣服、靴子、防摔落的保護裝置以及人身保險。
這只是通過好的故事普及公益意識的一個范例。但是,僅有示范還遠遠不夠。
“公益慈善要堅持自愿的原則,動員社會力量的參與,長期看需要培育現代慈善文化,讓慈善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就需要注重公益慈善的啟蒙教育;短期看,也需要政策激勵,比如企業和個人減免稅的政策激勵、對長期參與公益慈善或做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表彰。”鄧國勝告訴記者。
匯聚社會力量,助力共同富裕
在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上,一批在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項目受到表彰,“愛佑安生”——困境兒童救助與保護項目便是其中之一。該項目僅通過“99公益日”活動籌集的善款,就能支持超過4200名困境兒童的個性化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愛佑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黨支部書記丁珊表示,對公益機構來說,參與“99公益日”不僅僅是籌集善款,更是為社會提供了一次廣泛認知慈善、了解更多好的慈善項目的渠道,對帶動公眾參與第三次分配具有良性影響。”
廣東省第六個“中華慈善日”啟動儀式上,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奇介紹,廣東省慈善事業蓬勃發展,截至2021年7月底,全省慈善組織1477家,公募慈善組織176家;慈善信托模式豐富多樣,全省慈善信托41單,備案資金7.1億元,為邁向共同富裕之路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共同富裕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慈善組織的事,也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當關注和積極作為的事。
在投入500億元啟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后,騰訊于8月18日宣布再次增加500億元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到,“共同富裕專項計劃”資金將從今年“99公益日”開始落地。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