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路建英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狀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作為基本社會服務機構和人員聚集的公共服務場所,殯葬服務機構尤其要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
民政部近日就社會事務領域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機構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機構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按照關于做好社會事務領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文件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時下,各地殯葬服務管理機構已經行動起來,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把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擺在重要位置,繃緊思想弦,織密防控網,擰緊安全閥,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兩手抓、兩不誤,用行動踐行防疫使命,用擔當落實安全責任,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繃緊思想弦 強化風險管控
3日提前準備抓防護;4日開會研討應急方案;5日催促防疫物資;6日攜帶物品到單位值守……
面對歲末年初的疫情,河北省石家莊市殯葬管理處從安全管理重點領域疫情防控著手,以實的措施、細的制度,確保全市殯葬服務機構安全有序運轉。
“針對本輪疫情,及時梳理各部門工作,制定更加完備、規范、有效的防疫制度。”石家莊市殯葬管理處黨總支書記于占海告訴記者,元旦前看到國內有零星疫情散發,他們就提前部署、積極行動,全面落實防疫保障措施。
河北省民政廳1月初就春節前后婚喪事宜移風易俗和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并召開全省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調度視頻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強調要積極宣傳引導,全面加強婚喪事宜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確保殯葬服務機構的有序、安全,是民生保障的關鍵環節。”作為殯葬領域研究學者,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郭林表示,殯儀館等殯葬服務機構一旦有人員被感染,會因集體隔離而不能正常運轉,造成殯葬服務缺位。
在郭林看來,繃緊思想弦,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加快構建符合疫情治理特征的殯葬服務供給機制,是防范殯葬領域社會風險的重要方面,“確保不管發生任何情況,均有一支精干隊伍投入殯葬服務工作中,以實干彰顯責任擔當。”
織密防控網 筑牢戰疫壁壘
疫情期間,家中老人與世長辭,喪事該怎么辦?
1月11日上午,河北遵化轄區一村百歲老人過世。按照當地風俗,這屬于“喜喪”,應體面操辦后事。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避免聚集造成傳播風險,家屬顧全大局,喪事一律從簡,并將前來吊唁親友勸回了家。
唐山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湛輝表示,在疫情防控最關鍵時刻,很多群眾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選擇喜事緩辦、白事簡辦、宴請不辦,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殯葬服務安全管理工作,應以健全殯葬應急機制為著力點,多部門攜手織密殯葬領域防控安全網,筑牢疫情防護墻,形成民政、衛健委、疾控、公安等部門協同聯動的良好局面。”郭林對記者說。
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全國各地各級殯葬服務管理機構就積極建立疫情防控領導機制和應急保障隊伍,制定應急預案和工作規程,為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當下,各地殯葬服務機構正在抓緊落實機構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河北邯鄲,市殯葬管理處在市民政局黨組堅強領導下,采取多項“硬核”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殯葬服務保障工作;四川眉山推廣“白事禮辦”,優化流程和服務,注重人文關懷和精神慰藉,科學有序組織群眾治喪;湖南冷水江公布辦理喪事不得超過2天等7條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堤……
擰緊安全閥 全面排查隱患
全面排查機構安全管理隱患,嚴格落實春節祭掃防火措施,壓實殯葬服務機構安全管理責任……
“在前期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繼續嚴格落實‘一預約、兩限制、三必須、四到位’防疫措施,擰緊殯葬服務機構防疫安全閥。”邯鄲市民政局局長劉運嶺表示,在嚴格內部人員管理和依據當前疫情情況對前來參加殯葬活動人員制定更為嚴格的防疫舉措外,市民政局還指導市殯儀館進行應急演練,提升殯葬職工應對重大疫情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查漏洞、防風險、補短板、提質量,談及下步工作安排,邯鄲市殯葬管理處處長孟毅直言,將切實壓實工作責任,強化殯葬服務機構管理,從源頭上防范群眾聚集感染風險,用落實各項工作安排促進機構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有效開展。
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民政局檢查組近日深入轄區殯儀館等民政服務機構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落實情況,全面做好疫情防控下的殯葬服務,加強各類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消除殯葬服務機構內部風險隱患。
據了解,黑龍江齊齊哈爾、浙江舟山、湖北鄂州、安徽滁州、重慶榮昌等地,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春節文明祭祀工作,倡導厚養薄葬,殯儀館辦喪采取預約形式開展服務,合理控制參加追悼、祭掃等活動的人數規模,切實加強安全管理不放松,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價值理念對各行業各領域提出的必然要求。各地殯葬服務管理機構要按照民政部安排部署,認清形勢,克服麻痹思想、松勁心態,抓住關鍵環節,切實履行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責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