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19·西藏篇:高原吹來民政暖風

時間:2019-12-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按照黨中央和西藏自治區黨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和要求,西藏自治區民政系統始終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堅持以正確的理論武裝頭腦,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主題教育總體要求,全系統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在思想上對標對表、在行動上緊跟緊隨、在執行上堅定堅決、在落實上見到效果,堅持不分階段,統籌推進,實現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一年來,西藏自治區民政系統通過堅持和完善制度建設,扎實推進專項整治,鞏固整改成效,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民政干部隊伍,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11月29日,第九次全自治區民政會議在拉薩召開,自治區黨委、政府對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民政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為下一步民政事業的發展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9年,西藏自治區民政系統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民生工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新時代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聚焦民政工作職責定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社會建設中的基礎性、兜底性作用,有力服務了西藏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

  充分發揮民政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作用

  充分發揮自治區民政廳脫貧攻堅社會保障組組長單位政治責任,全面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按照《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規定,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范圍,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適時適度提高城鎮低保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城市低保標準從2018年每人每月7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800元;農村特困集中供養和城市特困供養標準從2018年每人每年11700元提高到1248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4450元;分散供養的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每人每年6675元,有效保障了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的基本生活。截至2019年11月底,自治區下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06929.02萬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60035人。其中:城鎮低保戶14356戶25952人,農村低保戶38833戶134083人。

  持續加強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

  結合西藏實際,會同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黨委政法委、文明辦、司法廳、農業農村廳、婦聯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制定工作提出了規范要求。指導各級民政部門對全自治區村居組織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數據進行了全面校核,保證對外公布的民政統計數據與賦碼系統中相同時點的數據保持一致。開展易地搬遷村(居)設置情況調研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基層政權領域掃黑除惡工作。根據自治區《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精神,按照縣(區)申報、市(地)審核的原則,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截至目前,拉薩市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占村民委員會總數的28.6%,日喀則為6.7%、山南為3.6%、林芝為4.3%、昌都為3%、那曲為1%、阿里為9.7%。

  積極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整治

  根據2019年全自治區民政工作安排,扎實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制定出臺《2019年全區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要點》,圍繞“突出治理重點,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實地核查,提升整改實效”,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扎實開展農村低保實施中的“微腐敗”治理工作。穩步推進西藏自治區申請救助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建設,為審批認定困難群眾救助申請提供科學依據。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立足靶向整治、解決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在主題教育中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的重點任務和目標要求,并組織各地深入開展排查工作,著力解決貧困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群體“脫保”“漏?!眴栴},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截至目前,累計清退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11300人,累計將4645人納入低保對象(其中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432人)。重點排查對象18775人,已排查對象18441人,新納入低保959人,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30人,進行臨時救助692人。

  持續強化社會組織管理

  按照民政部社會組織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推進會的精神,向上海市民政局、廣東省民政廳報送了自治區貧困縣區項目需求11個,目前已全部立項通過,預計投入資金328.46萬元。積極申報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項目,獲得正式立項23個,資金1640.8萬元(其中立項資金1319.1萬元、社會組織配套資金321.7萬),項目涉及貧困“兩癌”婦女救助、腦癱兒童救助、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項目等多個領域,目前各項目正在實施當中。積極推進“情暖高原·大愛西藏”公益活動,鼓勵和支持全國性社會組織和自治區本級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完成“互聯網+政務服務”13項目錄認領、編制、情形化梳理的工作,完成“互聯網+電子簽章”的6類18種證書電子證照制作工作和現有系統建設情況整理工作、跨單位數據共享交換需求整理工作,提供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信息數據367條。開展全自治區社會組織數據清理核查工作,在“慈善中國”公示了14家慈善組織的基礎信息。堅持黨對社會組織領導,推動成立中共西藏自治區社會組織行業黨委。截至2019年11月底,全自治區共有各類社會組織601家,其中,社會團體542個、基金會22個、民辦非企業單位37個。

  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工作有序推進

  開展養老服務機構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制定出臺西藏自治區養老機構管理服務18條地方標準,包含標準體系、服務管理、安全運行、績效考評等內容。推進自治區孤兒2019年跨省高職單獨考試招生工作。組織全自治區民政服務機構171余人參加“百縣千人”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活動,組織開展困境兒童基本情況摸底調查,按照二類區1000元、三類區1200元、四類區1350元的標準,落實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4860.3萬元。落實全自治區5413名孤兒中在校大學生(含中職、高職)1105人的成年在校孤兒生活補助金1105萬元。草擬《西藏自治區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廣泛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建議后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錄入留守兒童信息5997條、困境兒童信息13258條、兒童村居主任信息3987條、兒童督導員信息561條。

  區劃地名和界線管理工作穩步推行

  指導做好撤鄉設鎮、駐地遷移等區劃調整工作。推進全自治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的成果轉化應用和地名圖錄典志編輯工作,完成《西藏自治區地名志》初審和行政區劃圖地名圖(圖集)終審工作。聯合自然資源廳等五部門開展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4月上旬與云南省民政廳銜接,在拉薩召開聯檢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簽訂了《藏滇線平安邊界睦鄰友好公約》《藏滇線界線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和《藏滇線行政區域界線糾紛應急處理預案》,擬定了《藏滇線聯合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完成了界線聯檢外業工作。根據《全自治區第五輪縣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全面開展了2019年度全自治區65條縣界聯檢工作,及時掌握邊界動態,做好邊界地區矛盾糾紛調處各項工作。

  社會事務和社會福利工作順利開展

  今年2月,民政廳聯合自治區殘聯在拉薩市舉辦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培訓班,開展了殘疾人基本狀況摸底調查工作,實現全自治區74縣(區)殘疾人信息錄入全覆蓋。全自治區共有困難殘疾人90142人、重度殘疾人30874人,落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7409.76萬元,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資金10817.04萬元(不含地市、縣區配套資金)。進一步強化婚姻登記服務管理工作,截至10月底婚姻登記共38979例,辦理涉外婚姻登記8對。扎實推進西山殯儀館改擴建項目,深入實地開展日喀則市、那曲市殯儀館建設項目調研工作?;I集2019年自治區本級福彩公益金42664.293萬元,落實扶持扶貧資金1200萬元、扶持邊境小康村建設資金1611.61萬元;扶持老年福利類項目3個,扶持資金929.27萬元;殘疾人福利類項目1個,扶持資金807.2萬元;兒童福利類項目5個,扶持資金5617.75萬元。

  加快推進民政領域預算落實和項目建設

  嚴格執行項目月報制度。及時調度、跟蹤督促民政“十三五”規劃項目建設進度。2016年至2019年,共實施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74個,其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19個、天葬臺維修改造項目10個、烈士陵園維修改造項目40個,總投資41472萬元。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竣工項目54個,竣工率為73%;已開工項目17個,開工率為95.9%;完成投資32018.46萬元,投資完成率77.2%。2017年至2019年共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164個,其中殯儀館項目5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51個、精神病人福利機構建設項目5個、天葬臺維修改造項目103個,總投資109634.46萬元,已下達投資108834.46萬元。截至今年11月底,已竣工項目25個,竣工率為15.2%;已開工項目63個,開工率為53.7%。

  民政自身建設結碩果

  始終把理論武裝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不斷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民政系統有效落實。以作風建設為著力點,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作為、慢作為等突出問題,通過開展為期半年的廉潔警示教育,進一步嚴明了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筑牢了思想道德和制度防線,營造了民政系統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立足2020年、瞄準“十四五”,認真梳理本地區民政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重點在強化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拓寬基本社會服務領域等方面下功夫、想辦法、定措施,為科學謀劃民政“十四五”規劃做好前期準備。全面推進民政信息化建設工作。積極推進民政法治建設、民政統計、項目管理、信訪、安全生產等各方面工作,民政履職能力進一步提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