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洋 通訊員 魏 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以下簡稱總會)1月24日啟動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募捐預案,并及時向社會發布倡議書,引導社會力量,為疫區和一級響應城市提供抗疫醫療資源和所需物資。
大年三十下午,正在老家過年的總會秘書長助理魏華被拉進了一個微信群,群里有總會的領導和同事,還有杭州市下城區云集公益基金會、溫州市蒼南縣壹加壹公益基金會等慈善組織代表,目的是商討如何發動慈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經過緊鑼密鼓的研究,確立了“愛心馳援 共抗疫情”公益項目,并立即與騰訊樂捐平臺溝通。
1月25日,項目備案上線僅一天時間就籌集了1000萬元。
1月27日,首批10萬個N99口罩就已經送達武漢,供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部分高危社工和救援隊。
當日,總會收到了第一筆大額捐款,來自萬豐集團的100萬元。同時,電魂網絡、海亮集團、浙江傳化集團等企業和單位也積極響應。
…………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做好捐贈款物接收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一些慈善組織出現了有錢買不到物資的問題。更嚴重的是,若未正確采購到一線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用物資,那錢就白花了。”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小德說:“為做好專業醫用物資的采購工作,我們采取了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方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1月27日,宣傳與募捐部主任助理雷靜牽頭組建了一個微信群,里面有海關、經信、藥監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接收海外僑胞、浙商采購的物資需要經過通關清關、報批審查、運輸倉儲等多個環節,許多工作需要總會相關工作人員邊對接邊學習,建立協調溝通渠道必不可少。
在這次“愛心馳援、共抗疫情”項目行動中,由政府、民間公益機構和志愿者共同建立了9個快速響應的專項小組,其中“籌款小組”發起線上線下籌款;“物資小組”全球購貨;“翻譯小組”保障溝通無礙;“醫療器械鑒別小組”提供實時在線物資甄別;“國際物流小組”和“國內物流小組”保證物資運輸;“通關小組”幫助國際采購的物資快速入境;“倉儲管理小組”設點調配分發物資;“物資需求信息小組”快速提供需求信息。
“隨著疫情的發展,采購也更加困難。為此,我們及時調整工作重心,積極通過省工商聯、省僑聯發動海外華僑和浙商去采購、去募集。”陳小德接著說:“我們會協助他們辦好通關等手續,讓他們的物資盡快入境,并按照他們的捐贈意向做好物資分流。”
9個小組分工協作,從籌款當天開始聯系采購國外物資,5天時間就打通美國、意大利、德國、瑞士、瑞典、西班牙、法國等24個國家以及臺灣地區的購貨渠道以及國內的分發渠道,籌到的錢快速地變成了物資,發放到疫區。
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和防控應急物資保障組要求,由總會承擔捐贈接收小組日常工作,每天匯總分析全省接收社會捐贈情況上報保障組,為上級決策和部署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和物資保障。同時,根據捐贈渠道的特點和形勢變化,會同相關部門制定適時可行的政策制度,使捐贈流程和渠道更加通暢和高效,確保境內外醫療應急物資盡快流轉到位,為防控物資及時送達“前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主動公開捐贈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總會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接收捐贈組與財務部密切配合,及時梳理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款物收支賬目,分五次在騰訊公益平臺上公布了捐款使用情況、醫療物資購買數量及具體去向。并于2月4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抗擊疫情項目接收社會捐贈及支出明細》推文,及時向社會公布捐贈情況、善款支出明細和物資去向,努力做到捐贈收支情況的公開透明。同時,主動向駐廳紀檢監察組匯報工作,接受監督指導。
截至2月10日14時,總會共接收抗擊疫情捐贈資金4969.93萬元人民幣,捐贈支出累計2215.92萬元,安排由省醫用應急物資保障組調配使用的資金1500萬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