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譚釗明 莫冠婷
“我想家,我要回家。”“冼婆婆,要回家啊?想家人了吧,來,我帶您去見見……”面對封閉管理下情緒波動的老人,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敬老院院長王珊珊一邊安撫老人,一邊拿出手機,用微信視頻讓老人和家人“見了面”,有效化解了老人的急躁情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民政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緊迫的重要政治任務,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堅持依法、科學、有序原則,以最強力量、最嚴標準、最實舉措,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部署 督促指導各地科學評估、精準施策
春節期間,廣東省民政廳每晚都燈火通明,這里成為全省民政系統防控預案制訂、數據統計發布、研判會商決策的信息交匯地。
1月20日至2月5日,廣東省民政廳先后召開七次廳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頭等大事。
1月22日,下發通知部署全省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成立省民政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各處室局和廳直屬單位職責任務,確保防疫工作職責清晰、高效運轉。
1月29日,召開全省民政系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對廣東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動。其間,先后印發《關于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養老服務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困難群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等20多個文件,并督促各地抓好落實。
嚴防控 堅守服務機構不發生疫情的工作底線
廣東省民政廳堅持系統聯動、上下協同,印發養老服務、流浪救助、兒童福利、殯葬服務、婚姻服務等民政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指導監督各地細化實化防控措施,及時履行疫情監測和報告責任,確保民政機構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
印發《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領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一版)》,從入站體溫監測、站內隔離觀察、機構衛生防疫、值班值守保障四個方面提出16條防控措施。各地迅速行動,全省從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業務的干部職工主動放棄假期,堅守一線。
養老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臨時封閉管理。各級民政部門加強領導、嚴密組織、落細措施,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全省養老機構安全。東莞市石龍鎮敬老院目前入住老人108位,住院老人平均年齡86歲。敬老院院長王珊珊每天堅守陣地,安排院內場所消毒、員工和老人體溫監測、心理慰藉以及采購防疫用品,用加倍的關愛填補特殊時期的親情缺位。
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全省106個兒童福利機構、100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疫情防控期間,廣東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實行封閉管理,并實施“日報告”及時監測疫情動態、做好應急處置。
細管理 從嚴從實從細從快做好服務機構防控
“全省已取消2月2日婚姻登記,辦理喪事活動從簡從快人要少。”針對婚姻登記機關、殯葬服務機構人群密集的情況,廣東省民政廳通過多種途徑發布溫馨提示,引導公眾避免扎堆辦業務,并積極督促指導全省婚姻登記機關、殯葬服務機構采取有力有序有效措施,做好疫情防控。
根據疫情發展態勢,省民政廳1月26日要求各地取消2月2日辦理婚姻登記,暫停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和結婚頒證服務,不舉辦集體頒證儀式。同時,利用“粵省事”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提供婚姻登記信息網上預錄和證件材料網上自查預審服務,有效提高服務效率、減少登記申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現場等候時間。
同日,省民政廳要求各殯儀館盡量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各級民政部門按照要求,加強殯葬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安全防護,落實設施設備和工作場所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成立領導機構,制訂應急預案,規范處置程序,開展應急演練,全省已預備專用殯儀車41輛、專用火化設備35部。
保民生 切實做好困難群眾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
在全面做好各類機構服務防控的同時,廣東重點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排查和關心關愛,切實做好困難群眾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工作責任到位、宣傳教育到位、摸排檢查到位、隔離治療到位、生活保障到位。
各地民政部門協調財政部門,于春節前將當月低保、特困供養資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并積極應對春節期間物價上漲壓力,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發放臨時價格補貼資金。疫情防控期間,對困難群眾提出的救助申請加快開展核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綜合采取臨時救助等措施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正月初五到初八,中山市為困難家庭辦理低保待遇19戶、46人,為16戶家庭經濟狀況變動的低保家庭及時調增低保金。陽江市在疫情防控期間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262.16萬元,救助1204人次。
“雙百計劃”上千名一線社工和督導取消休假返崗,投入助力基層疫情防控戰斗中,為獨居孤寡老人、困境殘障人士、低保低收入家庭、困境單親家庭等困難群體提供防疫援助、生活救助等服務,成為南粵大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生力軍。截至2月4日12時,超過100個“雙百”社工站開通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累計服務2300多名群眾。
防擴散 城鄉社區防控服務到戶到人
針對城鄉社區這一“神經末梢”和防控重點區域,廣東省村(社區)在當地黨委、鄉鎮(街道)統一部署下,在村“兩委”帶領下,組織村(社區)黨員、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愿者、物業服務人員等加強值班值守,實施網格化、地毯式聯防聯控,責任到人、聯系到戶,群防群治做到村(社區)防控、村(社區)宣傳、村(社區)排查、衛生整治“四個全覆蓋”。
廣州在全市村(社區)全面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及健康衛生教育,持續指導各村(社區)配合落實社區防控措施、上門摸排等工作。江門、清遠、云浮等地村(社區)通過“鄉村大喇叭”“大篷車”等形式,滾動、流動宣傳播報防疫知識。
最大限度減少城鄉社區群體性聚集活動,是防止交叉感染的一項必要手段。各級民政部門緊急通知城鄉社區取消各類聚集性活動,引導群眾不串門、不聚會。
廣動員 引導規范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
疫情發生后,廣東省民政廳發出《關于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引導全省社會慈善力量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之后,根據相關政策,又增加10家單位作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進口物資受贈人,拓寬進口捐贈物資通道,提升防疫物資供應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5日上午12時,廣東社會各界為疫情防控累計捐贈的款物資金逾21億元(現金19.7億元、物資折款1.3億元),其中,全省各級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和其他組織接收的社會捐贈款物5.8億元(現金5.2億元、物資折款0.6億元),直接捐往省外款物15.2億元(現金14.5億元、物資折款0.7億元)。廣東省慈善總會根據疫情發展,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會捐助工作管理暫行規定》,依法、高效、精準、公開地開展此次社會捐助,保護捐贈人和受益人的權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