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錫東升
在數字化建設浪潮下,打造集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智慧社區,越來越成為深化基層治理的主攻方向。近年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堅持把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作為發展數字經濟新引擎的應用載體,作為防風險、保安全、強服務、提質效的基礎工程來抓,著力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做好規劃布局
科學繪制智慧社區建設路線圖
智慧社區建設作為一項在數字政府、智慧城市、黨建引領大背景下的系統工程,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通盤考量,才能行得穩、落得實、真見效。
一張圖謀定愿景。哈爾濱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組建智慧社區建設工作專班,建立健全相應的推進落實機制,明確各級責任分工。科學確定“立足實際、拓展場景、多點開花、各具特色”的總體建設思路,明確構建“四橫三縱”(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個橫向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臺和黨建、服務、治理三個縱向工作系統)的智慧社區建設框架、“一艙兩端”(數據駕駛艙和網格員管理端、居民應用端)的智慧社區場景規劃,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一體化推進落實。哈爾濱市按照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等9部門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要求,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扎實推進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把智慧社區建設的“四橫三縱”設想鍛造升級,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政府建設、社區安防等深度融合,確保社區治理的各項工作一體推進、相互融合、共促共贏。
堅持多方聯動
合力下好網格信息管理一盤棋
智慧社區建設涉及方方面面,把路線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必須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哈爾濱市對智慧社區建設進行任務分解、責任分解,加快一體化網格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合力下好智慧社區建設一盤棋。
科學整合強力量。哈爾濱市選派“百家單位萬名黨員干部”常態化包保下沉社區,將城市社區網格由平均覆蓋400戶縮小到200—250戶,重新劃定覆蓋城鄉的基層網格3.2萬余個,并繪制網格電子地圖,進行統一編號賦碼管理。按照“一格一專多兼”原則,補充聘用城市社區專職網格員4500名。同時,組織社區工作者及時收集社區居民的基礎信息,對轄區人口數據整理歸檔,為實現精準高效社區治理提供強大數據支撐。
線上線下促融合。依托政務服務體系打造網格化治理平臺,將政務網上服務延伸到基層社區,推動線上與線下、智慧社區與網格化建設深度融合。圍繞居民的服務需求,精準定位服務重點,促使網格員在政策宣傳、糾紛調解、救助幫扶上發揮積極作用,做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為減輕社區工作人員承接上級部門各種數據填報、各類人員排查和各種服務供給等繁重任務,堅持在“數字代替人力”上積極探索,通過智慧社區平臺推送的信息,實時掌握人員流動情況,取得了“智慧賦能,基層減負”的良好成效。
強化試點先行
著力打造為民智慧服務新窗口
哈爾濱市首批選取100個社區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其中包括平房區的43個社區和其他5個主城區的57個社區。在省級福彩公益金支持1000萬元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匹配500萬元專項資金給予支持。
加快構建智慧中樞。按照試點工作安排,通過統籌推進網格化信息管理系統開發建設,完善基礎數據、統計分析、事項辦理、民情日記、群眾互動等模塊,實現信息有效整合、數據充分共享、運行安全高效。目前,平房區已完成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一艙兩端”一期開發,集成打造了“數字社區”等11個一級應用模塊和20個二級應用模塊,實現信息數據一表呈現、一圖可視。
堅決打通數據壁壘。參與試點的100個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依據基層積累的信息數據,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平臺數據庫建設。平房區實施“數據共享目錄”清單制,打通與省、市相關業務部門的數據壁壘,與區直部門簽訂數據共享目錄協議,推動橫向數據互通整合。目前,智慧社區平臺對上可與區級信息化平臺無縫對接實現信息共享,對下可連通網格員實現信息及時推送、閉環流轉和應急處置,橫向可對接相關成員單位、鄉鎮(街道),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互享。
全面拓展服務功能。為實現便民服務指尖辦、網上辦、就近辦,哈爾濱市推動新技術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目前,借助“e冰城”等政務APP和微信小程序,低保辦理、公積金等多種基層政務服務可在手機端申辦,多場景投放106臺自助終端機可辦理多項省市事項,政務服務“便利店”開到百姓家門口,初步形成實戰管用、基層愛用、群眾受用的社區智慧服務生活圈。通過把社區監控數據接入智慧社區平臺,可全方位調度管理社區周邊的交通、教育、就業、適老化服務等,實現社區監控無死角,構筑社區共治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