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3月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民政領域疫情防控與基本民生保障有關情況發布會,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詹成付,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國新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
民政系統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
詹成付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民政部主要做了5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執行力。民政部黨組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7個專項工作組,對民政服務機構、城鄉社區、慈善捐贈、民政機關自身等方面的疫情防控進行專項部署,壓實各種責任。先后召開13次部黨組會、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央決策部署,制定系列工作指南,指導各地完善防控措施。二是全力支持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的防控工作。及時制定加強慈善捐贈款物使用監管的有關政策文件,向全國慈善機構發出公告,引導各類慈善力量將捐贈重點投向武漢市、投向湖北省等疫情嚴重地區。協調江蘇、安徽、湖南三省組織3支共118人的養老服務隊伍馳援武漢養老服務機構,幫助開展工作。指導武漢市、湖北省民政部門開展滯留在漢、在鄂人員的臨時救助工作,加大困難群眾和各類特殊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力度。三是動員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疫情防控。指導全國城鄉社區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和網格化工作體系,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協調各方加強對一線社區工作者的關心關愛。積極引導各級各類行業協會商會、慈善組織、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機構發揮各自優勢,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四是切實抓好各級民政服務機構、服務對象的防護工作。指導各地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救助管理機構、殯葬服務機構等開展疫情防控。對社會組織登記、婚姻登記、福利彩票銷售等窗口單位,及時采取通風消毒、網上預約、分時段辦理、減少人員聚集性儀式等方式,嚴防疫情發生。加強機關防控工作,確保全國民政系統平穩運轉。五是穩妥有序推進民政系統復工復產。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在做好防護前提下,有序開展接收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入住機構服務,指導民政服務窗口分區分級適時恢復正常服務工作。切實加強對孤寡和留守老年人、困境兒童、重病重殘人員等特殊群體的照料服務。
詹成付表示,總體看,民政系統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保障了廣大民政服務對象的健康安全,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主戰場在武漢
在回應當前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形勢問題時,詹成付指出,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主戰場在武漢。這些機構已經全部實行了封閉管理,所有服務對象都進行了核酸測試,疑似病例和確診患者全部進行了隔離和收治,做到了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他同時表示,民政服務機構具有人員密集、環境封閉,收住的老年人、殘疾人、孤兒和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等自身的防護能力比較弱等特點,殯葬服務機構直接處理逝者遺體,感染風險比較大,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民政部將繼續緊盯重點地區和重點環節,兼顧一般地區,落實好相關政策。
各級各類慈善組織匯聚了巨大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慈善捐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如何看待慈善捐贈領域中的問題?詹成付指出,這次疫情中,廣大人民群眾蘊藏著極高的慈善熱情、慈善情懷。截至3月8日24時,全國各級慈善組織、紅十字會接受社會捐贈資金約292.9億元,捐贈物資約5.22億件;累計撥付捐贈資金約239.78億元,撥付捐贈物資約4.66億件。各級各類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做了大量工作,匯聚了巨大力量,跟黨和政府的力量互聯互動,共同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動力。
詹成付表示,在疫情應對過程中,慈善組織運作能力還有待改善和提高。特別是前一段時間出現的捐贈資金下撥慢,捐贈物資撥付不精準,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全面、不透明等問題說明,把法律的規定變為慈善組織的行動自覺,還有一段路要走。他同時表示,這次疫情防控實踐表明,政府監管慈善能力還有待提高。事情發生以后,作為慈善監管機關,民政部及時行動,派出工作組,制定有關文件,向慈善組織、紅十字會發出通知,接受社會監督,迅速完善有關流程,扭轉了前段時間出現的一些問題。今后還要從這次疫情中進一步總結經驗,提高政府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災難性事件的慈善治理能力。
對受疫情影響在家隔離的特殊困難人員加強走訪探視
就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劉喜堂說,民政部將明確5方面具體措施。一是及時足額發放救助金、孤兒基本生活費、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各類補助。對一些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可以增發生活補助。二是做到應保盡保,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要及時納入。同時,對一些疫情嚴重的地區可以暫停開展低保對象退出工作,等疫情防控結束之后再進行動態管理。三是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者,要及時按規定給予臨時救助,還要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加大救助力度。四是救助幫扶外來人員,主要通過給予實物救助和現金救助兩種方式幫扶。五是提供基本照料服務,了解被隔離收治對象家里有無需要監護或照料的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如有,要及時通知社區或者當地民政部門,及時提供照料幫扶。同時,對受疫情影響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社會散居孤兒、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以及其他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員要保持經常聯系,加強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幫助。
劉喜堂還表示,民政部主要通過簡化工作流程、鼓勵各地采取信息化手段、暢通救助熱線、加強政策宣傳等措施及時回應困難群眾救助需求。
全國已有53位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職
陳越良在發布會上表示,城鄉社區是疫情聯防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管控單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堅守崗位、日夜值守,英勇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3月8日,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因公殉職,其中黨員占92.5%。
陳越良指出,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聚焦疫情防控一線城鄉社區工作者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從加強激勵保障、安全保護、人文關懷等方面明確了基本要求,作出 “暖心”八條決定,重點解決工作補助發放規定不明確、勞動保護政策不足、防護條件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給基層增加負擔、填補表彰褒揚政策空白等問題。
陳越良表示,民政部將抓緊推動出臺貫徹落實《關于全面落實疫情防控一線城鄉社區工作者關心關愛措施的通知》精神的具體舉措,加大宣傳力度,選樹宣傳一批疫情防控期間城鄉社區工作者先進典型,大力推動研究制定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專項政策,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等慈善組織聯合啟動“攜手同心助戰疫關愛保障行動”,加強心理疏導等針對性措施。
協調組織三省護理人員支援武漢 緩解養老護理力量短缺問題
就疫情發生后,武漢養老服務機構普遍面臨護理人員短缺、在崗護理人員壓力大等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提問。俞建良說,武漢養老機構現在總共有2萬多名老人,護理人員只有3000多名,再加上有一部分護理人員受到感染或者是隔離,人手更不足,武漢的護理員出現了非常緊缺的狀態。
“民政部協調組織了三個省118名工作人員,作為跨省的支援,湖北省內還組織了4個地市50名護理員對武漢進行對口支援,目前共有168名工作人員支援武漢。”俞建良指出,養老護理人員的短缺主要還是靠養老院自身力量解決,鼓勵已經在家的護理員在做好自身防疫情況下及時返崗,還要通過各種手段和渠道進行新護理員的招聘、培訓、上崗。
據介紹,民政部專門制定了政策,分類分級進行指導。對疫情比較輕的,尤其是沒有確診病例的縣,要求在當地政府和防控機制的統一領導下,在確保防控措施能夠到位的情況下,原來的護理人員和新錄用的人員,檢測符合標準即可上崗。對于中風險、高風險的地區,要按照相關的防控標準,做好14天安全隔離,確認沒有感染或者是沒有癥狀的情況下逐步上崗。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