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浦東街鎮養老服務新嘗試

時間:2021-05-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俊

浦東新區作為上海老年人口總量最大的區, 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02.78萬,占總人口的32.9%,已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近年來,該區加快推進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各街道、鎮結合實際,積極開展養老服務的新探索、新嘗試。

洋涇街道:在咖啡館里幫認知障礙長者留住記憶

“以前,我只愿待在家里?,F在,我來記憶咖啡館,和大家一起制作咖啡,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趣,眼前好像打開了一扇窗?!痹谏虾F謻|新區洋涇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記憶咖啡館”內,服務員趙麗南滿意之情溢于言表。今年70歲的她,是一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

“喝一杯咖啡,曬一個微笑,這里的公益很愜意。”2020年底,“記憶咖啡館”試運營。這是一家專為認知障礙老人打造的公益咖啡館,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可以在這里從事力所能及的服務工作。這樣的安排,目的是提供一些陌生場景給老人們,鼓勵他們與人多溝通??Х瑞^安排青年志愿者,對新加入的老年員工進行一對一訓練。據負責這家咖啡館運營的上海盡美長者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店長和社區志愿者,咖啡館里的服務人員主要是輕度認知障礙老人。并且,服務人員均不領取報酬,咖啡館的收入捐贈給上海洋涇社區公益基金會,其運營費用主要來源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咖啡館面積并不大,安靜又溫馨。來這里消費的,大多是社區居民和周邊企業的工作人員?!耙槐Х?5元,我們在這里做事是獻愛心,大家買咖啡也是獻愛心?!奔易「浇膹埾剂崾恰坝洃浛Х瑞^”首批志愿者,她到這里之前,經過專業認知癥篩查為正常老人,通過面試評估、崗前培訓等環節,就作為志愿者吸納進來。

高風險認知障礙老人則大多到與咖啡館毗鄰的“記憶教室”參加活動?!跋袷种覆?、美工、畫畫……讓我們多動腦?!币晃荒棠踢叡葎澾呎f,“像手指操就很有效,做完神清氣爽?!边€有“療育花園”活動,通過讓認知障礙老人料理花草和每日“打卡”,來完成當天的記憶“工作”。在活動過程中,有些認知障礙程度較高的老人跟不上社工指令,就由家屬陪同輔助。

記者了解到,“記憶咖啡館”和“記憶教室”都屬于洋涇街道認知障礙賦能中心——“記憶家”所開展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這里還提供日間照料、助浴助餐、輔具租賃、養老顧問等“一條龍”服務。

據洋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顧旻介紹,街道聯系了周邊醫療機構、為老服務機構、社區單位等資源,打造成醫聯體、養聯體、社聯體三大服務圈,構建了一個友好社區服務網絡?!坝洃浖摇眲t把認知障礙篩查、科普等服務下沉到各居民區,目前在該街道已完成40個居民區走訪,開展社區擺攤活動30次、社區科普活動23次,共計6000余名老年人參與。

陸家嘴街道:為老助餐點精準實施價格補貼

寸土寸金的陸家嘴街道,地處上海自由貿易區陸家嘴金融片區核心。這里有老舊小區20多個,60歲以上老年人近4萬,也屬于深度老齡化地區。

“我們緊緊抓住嵌入式養老服務這個牛鼻子,不斷提升社區為老服務能級?!标懠易旖值擂k事處副主任李志偉介紹,街道通過打造升級版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刷臉支付”的社區長者食堂、落地“長者膳食改善計劃”等,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級。

在梅園三村為老助餐點,一餐飯包括兩葷一素,餐費10多元。家住臨近小區的退休教師林美鳳經常來助餐點就餐,她說:“這是政府工程,價格很優惠,質量信得過?!钡街忘c就餐的60歲以上老人享受9折優惠,75歲以上老人享受8.5折優惠,低保低收入、特困供養等特殊老年人在這些優惠基礎上每天每餐還可再減5元。在取餐支付環節,智能餐碟自動識別價格及菜品,并通過“刷臉”支付,自動識別人員、精準實施價格補貼。

如何讓有限資源精準覆蓋剛需人群?針對轄區1444名獨居老年人,陸家嘴街道創新開發了獨居老人風險分級管理平臺。前段時間,各居民區入戶走訪調查老年人健康狀況、安全習慣等因素,錄入系統經過后臺算法比對,很快就自動生成高、中、低三檔風險評估等級。平臺據此形成相應的任務和工作清單,并同步推送給結對志愿者、社工和居民區書記,方便他們及時鏈接資源,為老人送去關愛服務。

書院鎮:睦鄰互助點讓農村老年人生活更充實

2012年自發形成的外灶村“陽光睦鄰點”,是書院鎮首個睦鄰點試點,也是全區首個掛牌的農村養老睦鄰互助點。該睦鄰互助點的8戶農家,年輕人大多離開農村,成為“純老家庭”。他們以鄰里互助的方式,一起聚會、一起勞作、一起旅游,過上了“抱團養老”的幸福生活。誰家生病了,相互幫忙照顧,誰家有困難,大家出謀劃策,在點長黃根明的帶領下,點上的“伙伴”們還一起幫助村里的孤老和困難戶等。

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書院鎮結合村居黨建延伸服務點、婦女之家、美麗庭院建設等,因地制宜挖掘和培育新的睦鄰互助點,逐步擴大至每一個村居,全鎮490個睦鄰點各具特色。中久村“久之緣”睦鄰點創辦者蘇阿姨是一名舞蹈愛好者,在她的帶領下,睦鄰點成立舞蹈隊,多次參加文體比賽,佳績連連。比賽之余,她們還與周邊養老院聯誼,為院內老人送去精彩演出。

“遠親不如近鄰”。書院鎮建設“1+7”鎮、村(居)級為老服務綜合體,同時結合浦東“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延伸公共服務觸角,將資源下沉至睦鄰互助點,提供菜單式“服務包”,推動睦鄰互助點有序、長效發展。此外,書院鎮探索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打造“睦鄰愛家”項目,幫助各睦鄰互助點組建骨干隊伍,為其舉辦豐富活動,拉近了點與點的距離,讓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更充實。

“農村睦鄰互助點有助于架構社會關系,讓原居老年人有觸手可及的溫暖家園;體現社會動員,低齡老年志愿者關注關心獨居、困難老人,城市變得更溫暖。農村睦鄰互助點已成為浦東美麗鄉村建設的標配,成為共建共享的重要元素?!逼謻|新區民政局副局長莊大軍告訴記者。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5.2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