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疆民政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圍繞“三個聚焦”,專注主責主業,積極擔當作為,推進新疆民政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部署要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實加強對民政工作的組織領導。自治區黨委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作為自治區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對照批示內容,原汁原味進行學習,做到學深悟透。以自治區人民政府名義召開第十七次全區民政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總結新疆民政工作取得的新成就,交流經驗、分析形勢,對新時代民政工作作出安排。2019年9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意見》,明確了三個方面13條措施,對推動新時代新疆民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抓好全區民政系統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全區民政系統通過領導帶頭領學、課堂教育促學、巡察指導督學等方式,切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入腦入心。
上下聯動,推進專項整治工作走深走實。根據民政部下發的《關于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上下聯動做好民政領域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自治區民政廳制定《關于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實施方案》《關于成立民政廳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領導小組的通知》,對社會救助、殯葬服務、低保資金管理三個方面專項整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重點解決貧困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困難群眾“脫保”“漏保”問題。全面組織開展農村低保對象排查,將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病、重殘對象納入低保19033人,將貧困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14.29萬戶、28.15萬人新納入低保。完善動態調整低保對象機制,城鄉低保對象中“四類人員”比例由原來的44%提高到70%。同時,根據主題教育期間收集的工作線索,全面加大全區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工作力度,將4萬余條涉及殘疾人兩項補貼的存疑名單實名推送至各地進行核實整改,推動惠民政策精準落實。
民政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積極作用
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工作扎實推進。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七個一批”“三個加大力度”脫貧方略,將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就業擺脫貧困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大力支持22個深度貧困縣兜底保障項目建設,建立深度貧困地區兜底脫貧幫助指導機制,組成8個業務指導組,赴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圍繞兜底脫貧、巡視整改、專項治理等五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指導,有效提升了基層兜底脫貧工作水平。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截至10月底,共有211家全區性行業協會商會、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參與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占全區性社會組織總數的30%。民政部及部分東部省市引導近100家社會組織參與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幫扶貧困村119個,覆蓋貧困人口9000余人(次),投入資金2000萬元。積極引導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參與扶貧需求募捐工作,其中新疆慈善總會募集款物1947.6萬元(其中資金1183.8萬元,物資763.8萬元),慈善救助支出1759.6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7.5萬人次。
“雙集中”工作深入推進。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雙集中”工作的重要部署,持續推進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孤兒集中收養工作。截至10月底,全區已集中供養90%的有意愿五保老人,孤兒集中收養率達95%。穩步提高福利機構集中供養人員最低養育標準和分散供養標準,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原來的集中660元/月、分散470元/月,統一提高到800元/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原來的集中520元/月提高到700元/月,分散由343元/月提高到500元/月。抓好特困人員救助工作,按照自理、半自理、全護理區分,分別確定了不低于100元/月、300元/月、500元/月的照料護理標準,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實現“兩不愁”。
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斷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將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456元,補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345元,比上年增長6.2%;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732元,補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226元,比上年增長13%。同時按照分類施保的要求,將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的低保補助水平每人每月再增加22元。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率達98%以上,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斷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切實提高精準救助水平。先后出臺《關于加強低保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工作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規定,建立數據比對、分析和問題信息推送機制,有力提升了精準認定、精準救助水平。加強社會救助對象實名制管理。全區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全部實名制錄入信息系統,指導各地修正城鄉低保錯誤身份信息2.8萬條,全區城鄉低保實名制達99.9%以上。扎實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農村低保工作中的不規范、不精準、不落實及各種不正之風得到及時糾治。2019年通過產業扶貧、就業幫扶、增加家庭收入、規范低保管理等措施,動態調整退出低保對象32萬戶70萬人,新納入14萬戶28萬人。廣泛開展臨時救助工作,科學制定救助標準,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強化“先行救助”,實施分類分檔救助。截至目前,已累計救助56.6萬人次,救助水平達到869元/人次。
加強兒童福利工作。加強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將福利機構內集中收養孤兒和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分別由每人每月不低于900元、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100元、800元。落實孤兒實名制度,精準認定、精準保障。加強各類兒童福利機構建設,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和“明天計劃”項目。規范兒童收養登記管理工作。推動建立了自治區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基層兒童福利工作隊伍建設。舉辦業務培訓班,提升業務水平。
做好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展今冬明春專項救助、炎熱天氣救助工作,及時有效救助生活無著人員。開展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自查和抽查工作,規范服務管理,加強救助管理機構建設和業務培訓,開展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開放日”活動,提升救助服務質量。加強尋親和安置工作,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存權益。
扎實推進殘疾人福利和保障工作。為精準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自治區民政廳多次與自治區殘聯對接商討,就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政策情況、“兩項補貼”制度執行情況、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名制差異數據核查等內容與各地州反復核對,確認全區生活困難殘疾人164929人,重度殘疾人183575人,完成有關整改落實工作。
夯實民政基層工作的有益探索
推行村級民政協理員試點工作。2018年,自治區啟動了“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并選拔培養村級民政協理員試點工作。目前,試點范圍有序擴大到南疆地區22個深度貧困縣,在精準認定、精準救助、精準兜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開展基層民政干部培訓工作。自治區民政廳培訓專辦認真貫徹落實“基層民政干部培訓年”部署安排,把培訓作為提高基層民政干部隊伍素質的基礎工作來抓,以提高專業性、針對性、實效性為重點,對全區基層民政干部進行培訓,為民政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撐。截至目前,今年共組織基層民政干部培訓班134期,培訓人員9000余人次。
突出項目規劃引領。編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福利設施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建立《民政福利設施項目庫》,計劃到2020年底,投資26億元,建設民政福利設施項目419個,制定《項目管理辦法》,為構建地級為骨干、縣級為重點、鄉級為支撐的三級民政福利設施體系奠定堅實基礎。(本版文/圖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