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子田
如何做好兜底保障,攻克最后貧困堡壘?河南省沈丘縣民政部門聚焦“三類人群”,按照“找準一個定位、明確兩個責任、開展三項活動、強化四個保障”工作舉措,努力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找準一個定位
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沈丘縣聚焦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已脫貧但收入不穩定返貧風險較高的人口以及未納入建檔立卡但有致貧風險的邊緣戶“三類人群”,建立監測預警機制,用足用活各項兜底保障政策,統籌推進“穩脫貧、防返貧、不致貧”各項舉措,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范圍。
明確兩個責任
強化行業部門主體責任。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將符合條件貧困人口納入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臨時救助等兜底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納盡納。
壓實精準幫扶責任。對“三類人群”對標政策細則、進行精準研判,幫助被幫扶對象理清認定條件、救助標準、申報程序,核實證明材料,督促基層村級履行“四議兩公開”程序,確保將“三類人群”中符合民政救助條件的全部納入兜底保障范圍。
開展三項活動
開展“政策大宣傳”活動。匯編印制民政兜底救助政策宣傳手冊等共10萬余冊。組成4個政策宣講團22個宣傳小組,組織開展縣、鄉、村三級扶貧干部宣講培訓,通過電話手機訪問、進村入戶當面回訪等形式,了解群眾對民政救助政策的標準、條件、審核審批程序等是否知曉。
開展“回頭看”活動。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實行民政兜底信息與扶貧建檔立卡信息定期共享、全面比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開展“清零行動”,組織力量按照到鄉到村到戶到人、見房見人的要求,重點排查“三類人群”,摸清情況,仔細研判,應辦盡辦;對不能辦理的,全部寫出調查報告,完善說明材料,實現了“三類人群”兜底保障政策動態清零。
開展“三項集中整治”活動。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獨居老人戶和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進行集中排查、建賬管理、綜合研判。進一步提高特困供養人員的集中供養率;對獨居老人戶實行與有贍養能力的子女合戶、合灶、合住“三合”集中治理,確保應合盡合;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和重度精神病人,開展集中托養、醫養結合試點,確保兜底保障落到實處。
強化四個保障
強化高位推動。縣委書記、縣長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進;分管領導、縣直各單位和各鄉鎮(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帶頭學習、帶頭宣傳、帶頭落實救助政策。
強化統籌協調。把民政救助兜底保障納入全縣脫貧攻堅的大盤子,統籌壓茬推進。縣民政部門積極與縣扶貧部門對接,開展數據共享、信息比對;向每個鄉鎮(辦事處)派出2名兜底保障政策指導員,幫助鄉鎮(辦事處)開展專項排查,分析研判政策是否落實,確保兜底保障政策全覆蓋。
強化隊伍建設。按照“扶貧信息聯絡員、扶貧工作戰斗員、扶貧政策講解員、扶貧業務指導員、扶貧政策落實督導員”的“五大員”標準,通過召開政策培訓會、政策講解會、實例分析會,加強對各級扶貧干部落實兜底保障的業務培訓,提高其政策理解能力和業務能力。
切實強化普查、整改、審批責任。第一,強化各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的排查上報責任。每季度排查一次兜底政策落實情況,發現符合條件未落實政策的,建立負面清單。第二,強化鄉村兩級的整改責任。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各鄉鎮(辦事處)下發整改通知書,限定整改時限,逐個整改銷號;對不能落實整改的,必須寫出調查報告、完善戶說明材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