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20深圳:在深圳“雙區”建設征程中貢獻民政力量

時間:2020-12-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深圳民政系統繼續發揚40年來服務和保障特區民生的奮斗精神,搶抓深圳“雙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民政作用、貢獻民政力量,努力打造有力度、有甜度、有溫度、有高度的民生幸福標桿。

關鍵詞:力度

凝聚磅礴社會力量

彰顯“慈善之城”文明風尚

“對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要加強組織引導、暢通渠道、鼓勵支持。”

“慈善組織、紅十字會要高效運轉,增強透明度,主動接受監督,讓每一份愛心善意都及時得到落實。”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及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民政局迅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發布公告,動員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聞令即行,一呼百應。深圳市慈善會、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深圳市紅十字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會、各區慈善會等紛紛行動起來……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聚成銀河。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深圳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眾志成城,彰顯出“慈善之城”的文明風尚,凝聚起戰疫情、抓保障、謀發展的磅礴社會力量。在百余天時間里,深圳為抗擊疫情累計接收捐贈款物和直接捐贈外省、市的款物金額超過30億元。

2020年9月18日-20日,由民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工商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國慈善聯合會共同主辦、深圳市民政局具體承辦的第八屆中國慈展會在深圳成功舉辦。

本屆慈展會圍繞“決戰脫貧攻堅,共創美好生活”的主題,匯聚社會力量助力決戰脫貧攻堅,著力將慈展會打造成為脫貧攻堅的成果展示平臺、社會扶貧資源的對接服務平臺、慈善文化的傳播推廣平臺和慈善生態的協作共創平臺。進一步凸顯了展會在凝聚社會力量助力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慈展會期間重點展示推介了1966家機構和項目以及1969種消費扶貧產品,共達成意向對接資源逾135.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第八屆慈展會是在疫情常態化形勢下舉辦的,深圳市民政局作為展會承辦方,周密制訂了系統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主動應變、科學應對。如通過開發設計移動端小程序、VR看展、會議活動5G直播、電子導覽圖以及扶貧產品直播帶貨、資源對接榜單實時展播推送等創新方式,開辟了云端辦展的新格局,將疫情影響帶來的辦展“痛點”,轉變為慈展會籌辦工作的“創新亮點”。

關鍵詞:甜度

科技賦能老有頤養

努力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

走進深圳市福田區的康欣社區長者服務站,映入眼簾的是精美的園藝治療區,營造出了“別墅范兒”的生活情調;溫馨整潔的長者飯堂,張貼著悉心設計的膳食食譜;東方建筑風格的長者居室,融合了自動感應式夜燈、升降式電動護理床等貼心的適老化設計……這是該區街道、社區、小區、家庭“四級養老服務網絡”試點之一。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隨著時間的遷移,老年人口發展呈現出增長快、密度高、候鳥型、空巢化等特點。為更好地滿足全市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深圳養老服務確立了老有頤養的目標。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意味著深圳的養老服務不僅要保得住,更要保得好,要構建起讓老人頤養天年的高標準服務體系。

如今,老有頤養正在深入推進。2020年7月,深圳市政府印發《深圳市構建高水平“1336”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方案(2020-2025年)》,明確了未來5年養老工作的路線圖、施工圖、時間表。將通過實施17項工程、67個項目,全力推進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具有深圳特色的高水平“1336”養老服務體系。

當下,深圳正在全力打造老有頤養民生幸福標桿:實施幸??叼B惠民工程,通過組建深圳市國有養老產業平臺,擴大普惠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大力發展嵌入式、小規模、多功能、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年內建設10家示范型長者服務中心;推進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惠及1100戶老年人;智慧養老頤年卡實現養老服務“一卡多用、全市通用”,已覆蓋全市過半老年人口;積極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市養老護理院新型事業單位改革做法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優秀案例,經驗做法面向全國推廣;積極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成為深圳新的經濟增長點……

每一項創新之舉,都是深圳市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實現老有頤養方面的先行示范,為這座城市增加著幸福的甜度。

關鍵詞:溫度

廣聚合力實現“弱有眾扶”

致力提升城市溫度

目前深圳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每人每月1250元,屬全國高水平;“尋找需要幫助的人——來深建設者關愛基金”累計資助來深建設者逾1.85萬人次、資金2.57億元;幫扶戶籍困難家庭大學生的“雛鷹展翅”計劃累計資助低保困難家庭大學生6839人次、資金2044萬元;充分運用互聯網、DNA比對、人臉識別等新技術新手段,近兩年為近1200名流浪乞討人員成功尋親并幫助其回歸家庭……

一座溫暖的城市,能溫柔對待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深圳在構建牢固緊密的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實現“弱有眾扶”方面先行示范,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相配套,臨時救助為補充,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的社會救助體系,通過建立立體多維的救助格局,織密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網。

疫情發生以來,深圳民政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組合拳,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幫盡幫”,不讓一名群眾因疫情而陷入生活困境。如擴大保障范圍,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臨時陷入困境的群體,包括無法自理也無人照顧的臨時困境老年人、監護缺失的臨時困境兒童、無法復工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群眾等,悉數納入救助范圍。

疫情期間,深圳民政牽頭制定了多項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指引和應急舉措。據統計,疫情期間各救助機構和臨時庇護點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和困難群眾6624人次。

關愛兒童,就是關愛一座城市的未來。深圳以全國兒童關愛先行示范區創建工作為抓手,推動新時代兒童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制訂《深圳市全國兒童關愛服務先行示范區總體實施方案》和《深圳市兒童關愛服務先行示范區創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努力構建與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兒童需要相匹配的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保護制度。深圳市、區兩級均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構建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兒童關愛服務網絡,全市74個街道均配備一名兒童督導員,810個社區均配備有兒童主任。深圳還在全市10個區(新區)因地制宜,依托區福利中心、頤康院等公辦民政服務機構先后掛牌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對遭受監護侵害、暫時無人監護等情況的未成年人承擔臨時監護責任。

關鍵詞:高度

引領社工行業發展

全力打造社工服務創新發展高地

深圳是全國較早開展社會工作探索和實踐的城市之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作為深圳推動社會治理、服務保障民生的一支重要社會力量,勇當尖兵,砥礪奮進,始終走在全國行業發展前列。

疫情期間,深圳民政部門積極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志愿者等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助力復工復產。據統計,疫情期間,全市61家社工服務機構累計投入超過7600名社會工作者,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涵蓋心理援助和心理支持、疫情監測、排查預警、宣傳教育、環境整治、困難幫扶等內容的疫情防控服務,服務總量超過425萬人次。

2020年11月,經深圳市政府批準,市民政局制定《深圳市關于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多項改革創新舉措:進一步明確社工職業定位,進一步健全社會工作者職級體系和薪酬保障,改革與創新社會服務供給方式,建立社工從業人員動態管理機制,健全社工服務綜合監管機制等。

如在進一步健全社會工作者職級體系和薪酬保障方面,根據新政策,社會工作薪酬指導價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整體打包費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16.3萬元,原則上每3年調整一次。這在全國處于高水平,調動了行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若干措施》的出臺,將有助于解決長期制約深圳社會工作發展的關鍵性問題,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社會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笔忻裾窒嚓P負責人表示。

同時,深圳還以標準化建設為重要抓手,推動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發展;以創建全國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示范區為著力點,推動深圳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腳踏實地,大膽創新,在繼續當好現代社會工作先行者,探索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方面先行示范。

長歌未央,大潮奔涌。站在新的起點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圳民政系統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深圳民政將搶抓“雙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改革、謀新局,不斷在服務全局中推動特區民政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繪就一幅溫暖幸福的民生畫卷。

(文圖由深圳市民政局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2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