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機關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李 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同時強調了必須遵循的“五個堅持”重要原則。民政部機關服務中心的各項工作為機關運轉和政務運行提供基本服務保障,是民政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系統觀念,以提升服務質量和保障效能為目標,努力為部機關安全、高效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加強黨的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機關服務保障的效果關系政治機關的建設,影響政治機關的運轉效率,各個部門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擔當,把黨的建設特別是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轉化為指導工作、提高質量、推進發展的思路舉措;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部黨組的決策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在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等方面出真招、見實效;要堅決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管理制度;要始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不斷鞏固主題教育成果。
堅持深化后勤體制改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機關后勤管理體制,其實質是機關運行保障資源的管理模式和配置方式。1983年,中央提出要逐步解決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的問題,拉開了后勤改革的序幕。1993年,民政部機關堅持后勤服務社會化方向,將機關事務管理職能和后勤服務職能在機構上分離,組建了機關服務中心,開放了機關后勤服務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不斷轉變服務保障方式,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了行政運行成本。2020年,在原有的電力、安保、保潔、自管宿舍小區物業等服務外包的基礎上,加大向社會購買服務力度,實現物業、餐飲市場化運作,保障效能、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事實證明,推進后勤服務市場化、社會化,有利于節約行政資源、有利于規范服務標準、有利于優化職能配置、有利于提升保障質量,是后勤改革的基本方向。下一步,機關后勤工作將在部黨組的全面領導下,按照國管局有關指導意見,在堅持“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機構精簡、職能優化、管理內置、服務外購、統分結合、保障有力”的原則下,構建民政部機關后勤服務保障工作新機制、新格局。
堅持推進標準化、信息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在標準化方面,需要進一步健全后勤基礎制度,規范管理方式,明確服務項目,結合政務運轉和辦公生活需求,在市場體系范圍內開展標準化建設,以標準來促進質量提升。信息化是提高標準、提升質量的重要途徑,對提升保障和管理效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當前,有些后勤部門基于政務內網、互聯網或移動網絡,開發建設了后勤一體化信息平臺,但距離實現“智慧后勤”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強理論創新,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強化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理解,以技術適用性為原則,以信息化為手段,有效提升后勤精細化管理水平,從而努力實現管理科學化、數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飛躍。
堅持推進節約型、安全型機關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民政部黨組高度重視餐飲浪費問題,作為負責制作、提供工作餐的部門,機關服務中心嚴格按照部黨組批示要求,狠抓制止餐飲浪費工作。一是實行內部精細化管理,科學研判每日餐量。二是建章立制,出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規定。三是加大宣傳的同時,強化監管和處理。在其他節約節能方面,加強成本分析核算,持續做好機關節水、節電、節糧、節油等工作,推進垃圾分類,推動綠色發展,努力以盡可能少的支出,保障部機關有效運轉。
積極貫徹“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總要求,強化安全意識,加大軟硬件建設,切實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安防、消防基礎設施,投入人力開展巡查,確保安全無死角。加強國家有關安全政策、制度、規定、標準的學習,規范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加強安全宣傳,增強干部職工風險防控意識和本領。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夯實防控責任,優化防控措施,確保民政部辦公區安全穩定。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