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陽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曉華
湖南省祁陽縣是革命老區,總人口108萬,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19.4萬,人口老齡化率達17.96%。近年來,祁陽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納入全省養老服務體系改革試點縣為契機,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思路,突出“五六四”舉措,即“五個一”目標、六個推進、“四個一”建設,讓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突出“五個一”目標,優化養老服務供給
祁陽縣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思路,聚焦“五個一”(即縣級建有1所福利中心,每個街道建設1所以上綜合性養老機構,每個社區建立1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個鎮建立1個農村綜合養老服務平臺,每個村建立1個村級養老服務中心)目標,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化養老服務供給。
截至目前,全縣建成1家縣級福利中心、20家鎮級敬老院、4家民辦老年公寓、187家村級“五保之家”、231個“幸福院”、13家日間照料中心,實現縣城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鎮村農村綜合養老服務平臺(中心)、鄉鎮敬老院提質改造,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全縣養老機構共入住老人6210人。
突出“六個推進”,融合發展多元養老
祁陽縣聚焦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聚焦失能、半失能、全自理老人,聚集失獨、空巢、留守、高齡以及特困老年人,根據其經濟條件、自我意愿,融合推進“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元社會養老模式。
一是推進特困人員集中養老。將有集中供養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安排入住敬老院,由專人全方位護理、照料。
二是推進居家社區養老。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培育專業化社會養老服務組織。今年引進湖南萬眾和社區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建設2家4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生活照料、緊急救助、健康管理、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上門養老服務,形成“15分鐘服務圈”。
三是推進醫養結合。在永州市率先實施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縣永和養老中心,為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有醫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保姆式醫養服務,該中心現已入住260人。同時,縣內醫療機構每年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開展一次免費健康體檢,落實困難老人上門醫療簽約服務。
四是推進鄰里互助養老。充分發揮村委會、老年協會的作用,為本村老人特別是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定期探訪和助餐、助醫、代購、休閑娛樂、精神慰藉等各類互助養老服務,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
五是推進養老志愿服務。鼓勵志愿者積極參與養老服務和特色服務項目,形成敬老愛老正能量。
六是推進訂單式養老。依托企業,為居家老人家庭安裝適老設施和養老服務呼叫裝置,連接社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平臺,開發“互聯網+養老”相關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運作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快捷方便的“訂單式”養老服務。
突出“四個一”建設,提升養老服務能力
祁陽縣從管理機制、激勵政策、設施配套、隊伍建設等入手,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
一是建立一整套機制。公立養老機構負責人均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縣財政足額保障公立養老服務機構日常開支。每年對養老機構日常管理、養老服務、安全衛生等工作進行績效評價,考核結果與獎補資金掛鉤。保障服務質量,全縣養老機構100%符合《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
二是推出一攬子政策。落實養老機構減費降稅,用水、用電、用氣,專業培訓和養老服務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社會人士從事養老服務。每年將政府購買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補貼納入財政預算,縣福利彩票公益金的55%以上用于發展養老事業。
三是配套一體化設施。對所有養老機構進行廚房、設施等升級改造,配備冰箱、消毒柜等設施,設立娛樂活動室、康復室、醫務室等,為每名供養人員配備一張床、一個衣柜、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同時,設立特護室,配置護理床,將失能人員安置于特護區,安排人員全天候陪護和照料。
四是建強一支專業隊伍。落實服務人員、護理人員培訓和績效考評全覆蓋,確保每個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健康管理、疾病護理等專業知識,當好合格“保姆”,提供優質服務。目前,全縣各養老機構不但對服務對象實行了分級護理、快樂陪伴,還合理調劑膳食,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安排專人定期為服務對象清理生活垃圾、清洗衣被、房間消毒等,讓服務對象住得安心、吃得舒心、生活開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