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軍
2月5日16時至6日凌晨5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陜西省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以下簡稱市未保中心),不畏疫情,科學應對,妥善處置,使流落街頭的小勇父子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及時救助,并將其順利送入渭南市第二醫院(以下簡稱市第二醫院)接受救治。
疫情防控中緊急救助
2月5日15時許,渭南街頭空寂無人,昏暗的天空陰沉沉的。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益嚴峻,為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渭南市動員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緊急行動,科學防范,加大轄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度。
當日,市未保中心值班人員林松接到困境兒童求助熱線電話:一個孩子跟著一個大人流落街頭。當趕到現場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高度警惕。
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身披棉氈席地而坐,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
“你從哪里來?身份證有沒有?”
被子突然晃動了幾下,一個小腦袋從被窩里探出頭來,眨著大眼睛好奇地張望。
“怎么還有個小男孩?你是做什么的?”林松更加警惕起來。
“我是華縣赤水的,在盈田租房住,出來收廢品,現在村上不讓回去了?!蹦凶语@得非常委屈。
在簡單了解情況后,林松立即向站領導匯報。
經了解,小男孩名叫小勇,今年6歲,曾是未保中心關愛幫扶對象。父親朱某華在四川打工時與一智障女子生下了他,后母親走失,朱某華無固定工作,以打零工和賣廢品為生,長期租住在臨渭區盈田村八組。
經與盈田村組干部聯系協商,他們表示:“現在是疫情防控非常時期,各村各社區都有嚴格規定,憑出入證通行,進村要登記消毒、測量體溫。根據市、區疫情防控中心的規定,為防止輸入性疫情感染,凡外出兩小時以上不回歸的,堅決不能進入村組?!?/span>
工作人員將得到的信息反饋到中心,中心領導吳超當即決定:“馬上在站內搭建帳篷,設立臨時觀察點;決不能讓任何一個救助對象流落街頭,更不能任其成為病毒的感染者?!?/span>
疫情防控中妥善處置
15時30分,朱某華父子被接到中心安置在隔離區進行醫學觀察。
按照《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工作人員對小勇父子進行了酒精消毒、體溫測量,并為其提供棉衣、熱水、口罩、食品等物資。
15時40分,第一次測量數據:朱某華體溫為33.2℃,小勇體溫為33.4℃;
16時10分,第二次測量數據:朱某華為35.8℃,小勇34.6℃;
16時40分,第三次測量數據:朱某華為37.2℃,小勇35.1℃。
“小勇的情況基本正常,朱某華在隔離觀察期間多次出現嘔吐、流鼻涕和持續咳嗽現象?!笔形幢V行牡墓ぷ魅藛T將小勇父子隔離觀察結果向吳超作了匯報。
體溫監測數據和種種跡象顯示,小勇父子有可能感染了病毒,兩人又長時間在戶外滯留,更不清楚與哪些人有過接觸,是否發生過交叉感染等一系列問題,這使小勇父子救助問題變得異常復雜。面對這一情形,市未保中心領導班子就如何救助小勇父子問題進行了科學研判。
“鑒于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嚴峻形勢,我們應當立即聯系120急救中心,請求協助復檢診斷。”吳超當即拿起手機與市疾控中心、臨渭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第二醫院進行協調溝通。
疫情防控中彰顯大愛
17時10分,臨時搭建的帳篷里。小勇與未保中心工作人員很快熟悉,隨著互動游戲交流溝通,小勇變得調皮可愛起來,穿著肥大的新棉衣,活像唱戲里穿的戲袍,舞動著兩個衣袖在帳篷里走動。
17時50分,一輛120急救車響著警笛,急速駛進未保中心院內。
“這種情況不排除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我們必須得做進一步的醫學觀察和數據監測。”醫護人員作出初步診斷。
18時30分,市第二醫院,小勇父子經過血液、胸部X光、CT等一系列檢查后,診斷顯示:朱某華白細胞過高、雙肺感染,需立即隔離治療,小勇則需要隔離觀察。
凌晨5時,小勇父子順利入院救治。朱某華被安排在三樓隔離室接受治療,小勇被安排在一樓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2月12日,經與市第二醫院聯系,小勇父子經過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顯示均為正常,小勇已被轉移到渭南軍事博覽園觀察點接受隔離觀察,朱某華被轉移到臨渭區陽郭鎮繼續接受治療。
“現在想起來真的有點后怕,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干部職工,也是頂著被病毒感染的極大風險。在一剎那間,思想上還真有點動搖,但是,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使命在肩,職責所在。我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要不畏疫情,迎難而上,逆境而行。”吳超坦誠地總結這次救助。
患難之時見真情,戰“疫”時刻顯擔當。疫情防控期間,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員實行72小時上班制,聯合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困境兒童保護工作,全天候提供困境兒童臨時照料、健康咨詢、心理輔導、轉介安置等服務,并利用電話、網絡、上門等方式對幫扶兒童進行跟蹤服務,加大對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使未成年人在疫情防控中得到有效保護。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