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民政廳廳長劉金接談完善養老服務——
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面向大眾的養老服務體系

時間:2021-03-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孫彥川

“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高齡化、空巢化、少子化正成為新的趨勢。針對這一趨勢,如何促進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民政廳廳長劉金接帶來了有關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的建議。

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養老服務體系

劉金接表示,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等政策,成為刺激養老產業供給端發展的重要手段。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為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和養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慈善組織、社工機構等為代表的社會組織快速發展,為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發展拓展了渠道。

劉金接介紹,江西省牢牢把握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先機和主動權,成立了省、市、縣、鄉四級養老服務中心,明確編制和職能。結合江西省的工作經驗,劉金接提出,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養老服務體系,重點是強剛需、補短板、擴供給、促消費。

一是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和具備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推進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引導專業照護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二是不斷深化“黨建+農村養老服務”,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

三是依托當地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努力形成一批養老產業集群和集聚區。

四是加強人才培養,養老事業需要大批懂養老、有情懷的管理人才,建議中央編辦、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等部門,采取“遴選院校定點招生、資助學費定向培養、落實待遇保障就業”方式,合力推進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探索建立面向社會大眾的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

在發展基本養老服務方面,劉金接建議,逐步建立以失能照護為主要內容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面向特困人員的救助供養制度,探索建立面向社會大眾的成本可負擔、方便可及、質量可靠的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的目標。

一是兜住底。優先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的集中照護。加快縣級福利院建設和改造提升,盡快實現縣級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中心全覆蓋,有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集中供養。鄉鎮要積極改擴建或改造提升敬老院,有效保障半失能、生活能自理特困人員和其他農村老年人的機構養老需求。

二是保基本。村級層面普遍建設標準化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全面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不斷豐富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內容;全面推行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和老年人能力評估制度,將評估結果作為領取老年人補貼、接受基本養老服務的依據;加快整合完善老年人福利補貼制度,與殘疾人兩項補貼、社會救助等政策緊密銜接,讓補貼標準更加精準、發放更加高效。

三是適度普惠。加快建立普惠型養老服務制度,爭取將更多城市、更多機構納入國家普惠型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尤其是為廣大中等收入家庭提供價格合理、方便可及、質量可靠的基本養老服務。不斷完善普惠型養老服務項目清單和市場化價格機制,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差異化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1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