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儲慧靜
山西省太長高速公路長治西高速路口旁,有一處寂靜清幽的小公園,草木蔥蘢、寬廣整潔,設有涼亭長廊可供休息,精美的石塊散落在低緩的土丘上。誰能想到這里也是長治市屯留區康莊工業園區市澤莊村集中安葬區,全村400多位逝者安眠于此。那些精美的石塊上,刻著逝者姓名和生卒年月。
電話那頭,市澤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崔曉峰感慨萬千又滿是自豪:“為了把荒地變公園,我們花了不少心思。村民的觀念轉變了,很滿意現在的安葬環境,咱們長治形象也維護住了。而且,3任村支書歷時15年接續努力,如今節地生態、文明節儉的新風終于吹進了村民心里。”
荒草叢生、垃圾遍地、散埋亂葬……這是過去的市澤莊村集中安葬區留給人的印象。受喪葬陋習、攀比之風影響,過去安葬在此的200多個墓穴不僅有超大墓、豪華墓,缺乏管理更讓其成了名副其實的亂墳崗。
2006年,太長高速公路啟動通道綠化工程,市澤莊村的集中安葬區就臨近高速口,不改將影響長治的城市形象。村里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干部會議,把改革的緊迫性講給大家聽:“高速路口也是長治的‘臉面’,雜草叢生、墓碑高聳的墳地怎能給人留下好印象呢?”
解決方案之一是重新選址規劃一處安葬區,將200多座墳遷走。但村內已無荒地可用,遷墳勢必要占用寶貴的耕地。若不遷墳,則必須就地改造,把高聳的墳頭和墓碑整平。“墳無頭等于人無頭,是不尊重祖宗的行為。”一開始,一些村民說什么也不同意。村里牛姓家族的反應尤為強烈:“你們白天平,我們夜里就恢復原樣,看你們還敢不敢動。”
“我們發動黨員干部帶頭,用他們的影響力帶動身邊群眾。”崔曉峰表示。郭明遠是第一個帶頭平墳的人。他是村里的赤腳醫生,在村里很有威望。他表示:“耕地是村民的命根子,不能因為遷墳占了去。”他帶頭把家中3座墳平了,給村民樹了個好榜樣。
“接下來,我們邊平墳邊改造,平一個美化一個,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們看到,雖平去墳頭,但前有草坪鮮花,后倚蒼翠松柏,雜草垃圾全被清除干凈,就地取材用來刻字的石塊獨特精巧,百年古樹被保留了下來依然挺立……村民的想法漸漸有了松動,村干部的工作也就好做了:“大家可以實地看看,改造后的墓區是不是比過去更好了?咱們住房子都講究干凈整潔,先人過世后也要‘住’個好地方!”
村里還請了2位專職人員做墓區維護,包括打掃墓區、修剪草木等。后來,縣里邀請村里十多位村民代表去座談,詢問對改造后的墓區看法。“改造后確實挺好,干凈,環境優美,去祭掃就像去游園。”“把先人安置在這里我們也放心了。”“墓區生態更好了,還能時常聽到鳥叫。”
2010年,村里又動員村民把散落在其他地方的墓穴都遷到這60畝的集中安葬區,得到了積極響應。如今,全村800畝耕地上沒有一個散埋亂葬墳墓,村民自覺維護集中安葬區的優美環境,祭祀習俗也從焚香燒紙變為敬獻鮮花。大家紛紛表示,看到這個公園式墓區,打心眼里覺得先人受到了尊重,不忍心破壞它。
2019年以來,長治市持續深入推進殯改移風易俗,村紅白理事會發揮作用引導村民節儉文明辦喪,村里喪事互相攀比、大操大辦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