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學習黨史重在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在如火如荼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全國民政系統黨員干部職工要通過學深學透黨史,明辨哲理、領悟真諦,進一步砥礪初心、凝聚力量,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堅定走好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趕考”路。
以史為鑒,知往鑒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學好黨史,就必須堅持政治性與歷史性的科學統一,堅持黨性原則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統一,嚴格遵循中央有關精神和重要歷史結論,把握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本質。要學深悟透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無往而不勝的內在哲理,深刻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些顛撲不破的真理。要深刻領悟黨史蘊含的思想偉力,深入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發展脈絡,進一步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政治自覺。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把對黨忠誠作為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好把穩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的政治航向。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要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學好黨史,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全面地看問題,從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從大的歷史維度看問題,用好“古今中外法”,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和角度,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更好把握歷史規律、認知內外變局、明確發展大勢。要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從靈魂深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要從“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的鮮明對照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制度優勢,增強新時代民政事業改革發展的歷史自覺和政治定力。要注重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不斷增強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鼓起民政人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民心著史,人民至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學好黨史,就必須堅持人民立場這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深刻認識人民在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要通過學習黨史,從紅色基因中吸收道德養料,在賡續血脈中堅定崇高追求,時刻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增強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要時刻牢記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始終堅守人民情懷,堅守“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持續弘揚民政孺子牛精神,努力解決好群眾的每一件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把每一件看似細微的惠民小事都辦好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中去,更好地為中央分憂、為群眾解愁,更好地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好地鞏固黨長期執政的基礎。
學史用史,致知力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學好黨史,就必須聯系實際、辯證分析、學以致用。通過學習黨史,要更堅定胸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群眾性、時代性、協同性,全力以赴兜底線、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有效保障民政服務對象的基本權益,切實幫助特殊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更堅定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科學謀劃推進民政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形成新思路;在貫徹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等重大決策部署上展現新作為;在深化民政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上開辟新路徑;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更好發揮引領保障作用上取得新成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讓我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經受理想信念洗禮、汲取偉大智慧力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偉大征程,投身新的“趕考”,全面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服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途上跑好民政人的每一棒!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