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決勝脫貧攻堅 陜西民政強化綜合性兜底保障

時間:2020-03-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雷 耀

  探索建立“收入+支出”多維度貧困識別機制、創新“物質救助+服務保障”救助模式、組成困難群眾“急難問題快速響應服務隊”、研究制定對惡意棄養的父母及其他監護人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建立健全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體系……日前,陜西省民政廳制訂出臺《關于構建綜合性兜底保障體系筑牢脫貧攻堅“最后一道防線”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扎實履行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職責使命,堅持“不漏一戶一人”、堅守“最后一道防線”的底線思維,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通過八項重點工作、九項制度建設、七大長效機制和六項保障措施,健全綜合性兜底保障制度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脫貧攻堅戰的總攻新號令。做好民政系統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是建立完善解決貧困問題長效機制的制度安排。此次出臺的《方案》目標明確,任務要求具體,指導性強、好操作。隨著一項項工作的有序推進,一幅綜合性兜底保障的圖景正在三秦大地繪就。”從陜西省民政廳副廳長戈養年的話語中透出了陜西民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數”說堅定兜底保障信心

  今年,陜西省將對全省18.34萬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逐戶逐人進行全覆蓋摸排。對實現就業或接受扶貧開發政策后,收入超過低保標準但仍不穩定的建檔立卡低保家庭,落實12-18個月的“漸退幫扶”政策,確保穩定脫貧。

  全年計劃下撥中央、省級困難群眾補助資金62億元,保障好全省85.7萬名農村低保對象、12.3萬名農村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重點關注66.04萬名已脫貧兜底保障對象基本生活,精準落實落細農村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確保穩定脫貧不返貧。下撥省級補貼資金4.9億元,及時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做到應補盡補;安排福彩公益金650萬元,實施“福康工程”和“民康計劃”,為貧困殘疾人配置康復輔助器具。下撥資金1.1億元,維護好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安排1850萬元,實施“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和“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擴大助醫助學范圍。下撥資金1.2億元,資助新建農村互助幸福院1500個,覆蓋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為農村留守老年人提供餐飲、臨休等服務。下撥省級資金4500萬元,資助建設300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安排資金300萬元,創建省級慈善示范社區(村)60個。安排資金2500萬元,開展“三留守”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慰問和貧困大學新生助學活動。

  重點舉措確保兜底保障實效

  為確保高質量打贏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戰,《方案》明確了八項重點工作,即強化剩余貧困人口兜底保障、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做好防返貧兜底保障工作、加大特殊群體關愛幫扶力度、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強化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凝聚慈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支持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在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方面,特別強調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兜底保障,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患者直接給予相應救助,對其他生活困難患者及困難群眾開展先行救助,保障好基本生活。

  在做好防返貧兜底保障方面,要求對一般農戶中處于貧困邊緣的人口和已脫貧但仍有返貧風險的監測人口,建立監測預警信息臺賬,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納入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或給予臨時救助,確保不致貧、不返貧。加強臨時救助與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政策的無縫銜接,對返貧人口和新增貧困人口,符合條件的先行給予臨時救助;一段時間后仍然困難的,按規定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實現閉環救助。

  同時,積極動員、引導有條件的社會組織通過消費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扶志扶智等形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深化蘇陜社會組織扶貧協作,推進第三批20個簽約項目全面落地。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救助的平臺,形成對特殊困難群眾的幫扶合力。

  完善制度夯實組織保障

  《方案》明確,強化九項制度建設,健全完善綜合性兜底保障制度體系。即堅持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臨時救助制度、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制度、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保障制度、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制度、殘疾人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和災害救助制度以及就業促進制度。特別強調,推動建設縣級失能照護機構、鄉鎮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村級互助養老服務設施相銜接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

  同時,陜西省民政廳還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貧困群體精準識別機制、急難對象主動發現機制、困難群體“弱有眾扶”機制、“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制、脫貧攻堅風險評估和糾錯機制、困難群眾幫扶快速響應機制,著力構建精準救助長效工作機制。

  此外,各級民政部門還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改進工作作風、推進工作創新、強化隊伍建設等,為構建綜合性兜底保障體系、筑牢脫貧攻堅“最后一道防線”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1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