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雪芹 通訊員 武彥方
站在蔬菜大棚里,西紅柿長勢喜人?!拔蚁胩剿饕粭l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讓土地流轉戶享受到更高的收益,解決他們的就業和增收問題,共同提升我們的幸福感。”河北省巨鹿縣退役軍人宋立鵬對鄉親們的未來信心滿滿。
宋立鵬1998年退役后安置到縣城管局。不甘于穩定上班的他放棄了公職,返回農村老家,開始了創業之路。他先后從事商品貿易、養殖等行業。2016年他注冊成立了河北樸耕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發展大棚種植和鄉村旅游,深挖土地價值,打造特色農業產業。同時,他積極探索“股金、薪金、租金+自主管理”的“3+1”孵化式扶貧新模式,帶動貧困群眾200余戶實現脫貧增收。
當兵是他最感自豪的事
黝黑的皮膚,憨厚的笑容,身上時常蹭到泥土。如今的宋立鵬每天待在大棚里,要么觀察育苗的生長情況,要么侍弄掛果的藤蔓,儼然一副農民奮斗者的模樣。
望著成片的大棚,回想當初創業的艱辛,宋立鵬感慨地說:“創業要找準適合的項目,還要吃苦耐勞,有堅定的意志,特別是選擇農業,跟土地打交道,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彼榻B,起初自己遇到困難、感到迷茫的時候,就到大棚里轉一轉,干干活兒,心就沉下來了,干勁也就上來了。他形容:“大棚就是我的充電站?!?/span>
當初宋立鵬從完全不懂種植,到現在做起了種植大戶和致富帶頭人,離不開軍營生活磨煉的意志。曾經當過兵是讓他最感自豪的事。
創業初期沒有錢,宋立鵬向周邊朋友借。由于他當過兵,朋友都對他特別信任,很多朋友都傾囊相助,甚至一位朋友把兒子儲錢罐里攢的錢都掏出來給他用。這種信任和幫助,讓宋立鵬尤為感動。從那時起,他便想著等今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把這種愛與信任傳播出去,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經過發展,宋立鵬流轉的土地擴展到3100畝,大棚發展到60多個,種植葡萄、西紅柿、草莓、甜瓜等多種新鮮果蔬,兼顧養殖、采摘、觀光旅游等多種項目。
事業紅火不忘帶領鄉親致富
一個人無論走多遠都忘不了自己的根。宋立鵬的事業紅火起來,他想到了周圍村的群眾還不富裕。于是,他把村民的土地流轉到農場。流轉費加入股分紅,再加上到農場打工掙到的工資,三份收入讓很多鄉親過上了富裕的日子。村里的貧困戶更是受益者,200余戶546人走上了脫貧致富路。脫貧戶說:“在大棚里干活不受風吹日曬,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比原來自己在土里刨食強多了!”
宋立鵬不僅回報鄉親,而且熱心公益。近年來,他先后與20多名家庭有特殊困難的孩子結成長期幫扶對子,資助近百名貧困生上學。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宋立鵬把第一批成熟的300箱圣女果全部捐給了在縣里防控卡口值守的人員。看到一批批白衣戰士奔赴武漢,他被感動了,他想讓支援湖北的河北醫護人員嘗嘗家鄉的味道,吃幾個酸甜可口的圣女果補充維生素。經多方聯系,終究未能如愿。但是,這個念頭一直留在了他的心里。
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河北援助湖北的白衣天使全部安全回家了??吹竭@個消息,宋立鵬心中的那簇火苗又燃了起來。經聯系、申請,他終于拿到了醫護人員的名單。他暫停其他事情,組織人手采摘、篩選、分揀、包裝。那時的宋立鵬,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讓這群可愛的白衣天使嘗嘗自己種出的圣女果。
特色田園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這邊19個暖棚種植葡萄、圣女果、甜瓜以及培育種苗,那一側百果園種植各種節令瓜果,旁邊的百畝花海秋天就成了叢林迷宮,再向東是特色種植園,游客在這里春季賞花、夏日采摘、秋游叢林、冬天滑雪。一年四季風景各異,時時有景觀,處處有果吃,遍地皆可游?!彼瘟Ⅸi興致勃勃地描述著農場的面貌。
在談到下一步的計劃時,宋立鵬說,要打造一個“農業現代化田園綜合體”的農場,實現農業、種植、養殖的生態循環,加大開發鄉村旅游,建設集觀光旅游、寓教于樂于一體的特色田園,舉辦游學農事體驗,讓更多的孩子知農時、識農事,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曾經,宋立鵬在部隊流血流汗,獻身國防;現在,他在家鄉艱苦創業,帶動鄉親共同致富。他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創業大潮中來,讓青春的激情為人生增色添彩,為國家富強獻力。
宋立鵬勇于創業,勤勞致富不忘鄉親,熱心公益建設家鄉的精神,得到了政府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他先后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邢臺市優秀退役軍人”“邢臺楷?!さ谖鍖眯吓_市道德模范”等榮譽。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從一名軍人到鄉村致富帶頭人的華麗轉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