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志愿服務是一種生活,一種精神
——《志愿服務條例》實施一周年綜述

時間:2018-12-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見習記者  李海雁

2017年12月1日,《志愿服務條例》開始實施。一年來,我國志愿服務工作合力不斷增強、志愿服務組織不斷發展、志愿者隊伍快速壯大、志愿服務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服務成效進一步凸顯。志愿服務,不僅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新時代人們追求的一種崇高精神境界。越來越多的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積極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等黨政關注、群眾急需的社會服務中。

政策護航 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志愿服務條例》出臺后,民政部落實《條例》要求,結合志愿服務工作實踐的發展,圍繞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等進行了探索研究。目前,《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辦法》《志愿服務基本術語》《志愿服務組織基本規范》的制定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各地也結合當地實際,推動志愿服務地方立法,并聯合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

2008年3月,《浙江省志愿服務條例》正式實施。10年過去了,隨著志愿服務的迅猛發展,浙江省適時修訂出臺了新的志愿服務條例。志愿者十分感慨,有的說:“現在做志愿服務更便捷了。”因為志愿者可以將其身份信息、服務技能、服務時間、聯系方式等個人基本信息通過志愿服務信息系統自行注冊,也可以通過志愿服務組織進行注冊。有的說:“做志愿者更安全了,不僅有志愿服務組織為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而且未經本人同意,志愿者的個人信息不得公開或者泄露。”有的表示:“做志愿者很‘實惠’,有良好志愿服務記錄的志愿者能夠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被企業和其他組織錄用,還可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費游覽景點、免費享受健康體檢等。”

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經常有人問“我不了解居民的需求怎么辦”“如何聯系合適的志愿服務團隊”。在天津,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目了然。《天津市志愿服務條例》明確要求,志愿服務信息平臺應當完善志愿服務供需對接功能。志愿服務組織可以通過志愿服務信息平臺發布服務供應信息;需要志愿服務的單位和個人可以通過志愿服務信息平臺提出需求。“平臺搭建后,有不少單位主動邀約我們開展合作,而之前都是我們上門找資源的。”一位志愿服務團隊的負責人說。

一年來,越來越多的省份通過地方立法的方式理順了志愿服務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定并落實相關政策為愛心和奉獻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全國志愿服務組織超過1.2萬家,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實名注冊登記的志愿者超過1億人,記錄的志愿服務時間累計達12億小時,即使按最低小時工資平均標準15元計算,折合的經濟價值已超過180億元。

隊伍壯大 志愿服務凝聚力量

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

“原來注冊志愿者只要簡單的幾步就能完成!”發出這聲感嘆的正是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的北京上班族。緣起北京地鐵6號線“公益專列”又添了新成員,10輛“志愿服務”專列正式上線運營。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11月,北京市實名注冊志愿者突破426.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9.7%,注冊志愿者團體有7.4萬多個,累計發布志愿服務項目24.7萬多個,志愿服務工時累計3億多小時,占全國志愿服務總時長的四分之一。志愿服務已經成為北京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遼寧省鞍山市,志愿服務正花開滿城。在公園,志愿者向市民免費發放老年卡,上面可以寫下老人姓名、家屬電話和家庭地址,老人一旦發生意外,救援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聯系到其家人,以免貽誤時機;在社區,志愿者為居民提供理發、測血壓、修理小家電等免費服務,場面火爆;在火車站,志愿者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幫助乘客搬運行李……在志愿者忙碌的身影里,人們看到了雷鋒精神在鞍山生生不息。志愿服務已經融入鞍山人的日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勇于擔當 志愿服務傳遞溫暖

黨中央高度重視志愿服務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志愿服務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對志愿服務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推動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加強普法志愿者隊伍建設”;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將志愿服務作為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的重要抓手。堅持黨的引領作用能夠保證志愿服務真正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讓志愿者在服務中加強思想認識,提高道德水平。

黨和國家提出要求,人民群眾有了期盼,志愿者應當有所作為。目前,我國有2.4億老年人、8000余萬殘疾人需要長期關懷,還有3000萬深度貧困人口、5300萬城鄉低保對象、460萬農村特困人員、697萬農村留守兒童需要特殊幫助。

在秦嶺腳下,兒童低智弱智病癥高發。為改善位于秦巴山區的陜西省柞水縣弱智病癥高發情況,西北大學的志愿者隊伍輾轉55個貧困鄉鎮,義診支教,捐錢贈物。20多年來,前后2000余名志愿者堅守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區,運用專業知識幫助當地低智兒童。苦心人天不負,目前,柞水縣城內的低智兒童新發病癥已經基本消失。

友成公益聯合援助中心的志愿者一邊呼吸著海拔3710米的稀薄空氣,一邊思考著如何幫助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留守婦女早日脫貧。當了解到藏茶的藥用價值后,志愿者立即為當地160名藏族貧困婦女開展藏茶生產與銷售技能培訓,鼓勵藏族姐妹走出家門,創業就業。

這一年,從國家機關到基層組織,從東海之濱到彩云之南,各行各業的志愿者無私奉獻著自己的時間和技能,為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送去最需要的服務。回顧這一年,各地不斷完善志愿服務立法,志愿服務組織遍地開花,志愿者的身影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在滾滾向前的時代浪潮中,志愿服務勇立潮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2.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