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奏響紅巖山村脫貧攻堅進行曲
——記湖南省民政廳駐瀘溪縣紅巖村幫扶工作隊

時間:2019-05-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通訊員 楊勝喜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武溪鎮紅巖村是辛女與盤瓠的民俗傳說發源地,95%以上的村民為苗族和土家族,是深度貧困村。2018年3月6日,湖南省民政廳幫扶工作隊正式入駐紅巖村。一年多來,省民政廳駐紅巖村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駐村工作隊)會同武溪鎮黨委政府帶領紅巖村干群脫貧致富,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奏響脫貧攻堅的山村交響樂。

  拜群眾為師,譜好駐村幫扶的“進行曲”

  問政于民,方知得失。問需于民,方知冷暖。問計于民,方知虛實。

  駐村伊始,駐村工作隊員們就迅速轉變身份,沉入基層融入紅巖村群眾中,他們實地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對象,詳細了解困難群眾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意愿,了解村民的致富想法。

  走訪多了,與村民的溝通便利了,村民有什么想法、要求,駐村工作隊及時回應。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包宋德還記得,駐村不久,就接到村里一個外嫁女的微信,要求為其父母親辦理五保。通過微信視頻交流,工作隊成員耐心解釋了特困供養對象政策,并進行了勸導,最終取得了她的理解,主動表示以后想辦法多回家看看,對父母多盡贍養之責。

  村子如何發展?產業如何聚集?駐村工作隊拜鄉賢為師,將民意的“觀察哨”前移,舉辦“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茶話會,向走出大山的老鄉征集“金點子”,在問需、問政、問計中謀取凝聚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作為外來者,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與村民打成一片,取得眾多村民的信任,是駐村工作隊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駐村工作隊承諾,群眾急盼的事“優先辦”。2018年8月,因重點水利項目施工,村公路損毀嚴重,駐村工作隊及時組織鋪路,化解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之苦。為了村子發展,一位村民主動拆除了自己家的老房子,建設村部樓。駐村工作隊員商量,一致認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大家努力爭取了愛心企業為她捐建了新房。一年多來,一件件實事和好事,贏得了群眾越來越多的信任和支持。

  與群眾共進,跳好脫貧攻堅的“廣場舞”

  進村不久,駐村工作隊就達成共識,要激發黨員群眾的干事激情,讓脫貧致富成為他們有意愿、有想法、有動力去做的“緊要事”。

  廣場舞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跳好脫貧攻堅的“廣場舞”,同樣需要“領舞者”。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研究決定,以業績論英雄,用足干部所長。在推進150畝水果園基地建設中,村主任帶頭,駐村工作隊著力跟進聚焦,讓其在群眾中進一步樹立了威信,成為村里發展的“領頭雁”。

  有了“領頭雁”,群眾也要跟上。由于對低保政策不了解,村民楊利民多次發牢騷。駐村工作隊員李德輝上門走訪,對照政策清單與他算“收入賬”,一項項指出楊利民已經享受的政策、動態調整政策的原因。在化解楊利民心里的“堵點”后,工作隊多次邀請他參加村里的脫貧攻堅工作,讓他發表自己的看法。日久見人心,楊利民從“不理解”轉變為堅定的支持者。

  針對村民對精準扶貧政策理解不透徹的短板,駐村工作隊和武溪鎮黨委政府成立“紅巖村精準扶貧宣講所”。2018年6月25日,“宣講所”掛牌成立并正式開講,采取主題黨課、專題宣講、專家授課、交流心得、現場觀摩、板凳會、田埂會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村民對脫貧攻堅的認識提升了,意愿增強了,跟著“領舞者”的步伐,跳出脫貧攻堅新風貌。

  為群眾代言,放歌干事創業的“大合唱”

  在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紅巖村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32.91%降至0.71%。未來,紅巖村的發展之路該如何探索?

  脫貧摘帽之后,湖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唐白玉在紅巖村召開廳黨組會議,研究穩步提升脫貧質量工作,叮囑工作隊一定要一鼓作氣,以趕考姿態推進駐村幫扶“三步走”,大力發展脫貧攻堅的拳頭產業,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駐村工作隊和武溪鎮駐村干部、紅巖村“兩委”干部聯合召開會議,謀劃紅巖村扶貧攻堅和黨建重點工作,決定按照 “先難后易、先大后小、先急后緩”的原則,抓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有機結合,厚培文明鄉風,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今年初,曾在永州市江永縣勾藍瑤村擔任過駐村工作隊長的省民政廳干部江曉軍,“整裝再出發”奔赴紅巖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江曉軍帶領工作隊和鎮村干部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加快推動發展“半城郊型”經濟,做足“山水”文章,加快形成規模效益和競爭優勢,新種的150畝黃桃、200畝臍橙已傲立山頭;新修的240畝連片稻花魚基地田埂硬化全部完成,正在投產;新建成了1000頭鐵骨豬放養基地,帶動貧困戶發展。

  在紅巖村,脫貧致富藍圖已經繪就,村民干事創業的路徑已經打開。未來,駐村工作隊將不斷鞏固脫貧質量,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全體村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5.2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