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抓好20項重點民生實事落實的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在重點任務關于殯葬改革、公益性公墓建設中提到:“推廣沂水等地經驗做法,民政、自然資源、住建、財政等部門形成合力,落實惠民殯葬政策,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設,滿足群眾基本安葬需求。”
近兩年來,沂水縣啟動實施殯葬全免費改革,從“厚養儉葬”到“厚養禮葬”不斷演進升級。截至2018年12月,已有13710戶家庭享受殯葬全免費政策,實現了新逝人員100%進公益性公墓。同時,吸引了全國21個省份170多個地市到沂水考察學習殯葬改革工作經驗。
自2017年5月10日起,具有沂水戶籍的居民,殯葬過程中涉及的遺體運輸費、存放費、火化費、骨灰寄存及骨灰盒費和公益性公墓墓穴使用費等所有環節費用全免,相關費用由縣鄉兩級財政兜底。沂水縣許家湖鎮前南社村村民袁麗的丈夫不幸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孩子和數萬元治病時欠下的債務。過去,安葬勢必會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但在“殯葬全免費”政策下,袁麗只花了65元購買些許祭祀用品,就辦好了逝者身后事。沂水縣在《致全縣人民的一封公開信》中,與廣大干部群眾一起算好算透經濟、土地、資源、安全、環境、祭祀這“六筆賬”,真正讓改革自然順利地走進人們心坎里。
在“厚養儉葬”的基礎上,沂水縣探索實施以“厚養禮葬”為主要內容的喪事禮儀改革,在全縣推廣以“播放哀樂、宣讀逝者生平、鞠躬告別”為主要內容的追思會。許家湖鎮長山公墓悼念廳內舉行了一場遺體告別儀式,悼念94歲的老黨員黃在興。追思會由村黨支部成員黃海主持,由紅白理事會會長介紹黃在興生平,逝者兒子致答謝辭,整個過程莊重肅穆。這體現對逝者的尊重,無高低貴賤之分。讓逝者“既不輸在起跑線上,也不輸在終點線上”,體面有尊嚴地走好人生最后一程。
日前,沂水殯葬改革經驗也寫進了《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沂水縣把免費殯葬服務作為公共服務向全民供給,讓群眾不花一分錢就能辦好身后事,有效解決因喪致貧、因喪返貧問題,助推了全縣的精準扶貧工作。2018年12月6日至7日,全國喪葬禮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座談會在陜西省大荔縣召開,山東省沂水縣作典型經驗介紹。2018年12月16日,沂水縣殯葬改革榮獲山東省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提名。2018年12月17日,臨沂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臨沂人物和最具影響力事件發布,沂水縣全民惠葬改革入選最具影響力事件。中國社會報《殯葬周刊》發布2018年中國殯葬業十大新聞,沂水殯葬改革成功入選。(莊 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