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奏一曲青春之歌 描繪養老人最亮麗的底色
——民政部原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福利處群像掃描

時間:2019-05-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馬麗萍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绷暯娇倳浽诩o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言猶在耳。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記者走進民政部機關,走近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表彰的部直屬機關先進集體——原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福利處,探訪這支充滿朝氣的青年團隊,從他們行色匆忙的身影、昂揚向上的斗志和挺身而出的擔當中,真切感受到民政奮斗者的青春之美,以及養老服務行業人最亮麗的底色。

  日夜兼程,做為億萬老年人謀福祉的奮進者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民政部調整并優化了部分業務職能。為回應群眾關切和期待,養老服務職能權重加碼,增設了養老服務司。此前,這項職能由原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福利處承擔。面對2.49億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養老服務需求“大盤子”,僅有4個編制的一個處室,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各項業務迅猛增長的現實所需,提檔升格勢在必行。

  2019年初,養老服務司機構設置落定,4個業務處室、16名行政干部意氣風發就位履職。從頂層設計來看,“老年人福利”轉變為“養老服務”,標志著養老這項民生熱點在新的時代開啟了嶄新篇章。

  在過去6年多時間里,原老年人福利處的付出和努力不可磨滅,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面對如此繁重的業務,這個只有4個編制人員的小處室“是怎么干過來的?”采訪過程中,一個大大的問號不斷閃現記者腦中。

  一人多崗,一崗多責,事業是扎扎實實干出來的。

  “老年人福利處從成立之日起,就保持著打硬仗、講奉獻的光榮傳統,2016年10月我從殘疾人福利處調任老年人福利處,就從原張曉峰處長和已經退休的陳建軍老同志那里領過了這個接力棒?!睍r任老年人福利處處長的李邦華深情地回憶道,“養老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黨中央高度重視,僅2016年一年的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對養老工作的相關指示就達4次,這在此前是從未有過的?!?/span>

  “十八屆六中全會后新組建的民政部黨組貫徹中央部署堅決有力,許多任務都是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部司兩級領導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我們作為業務處室必須跟上節奏?!崩畎钊A說。

  面對人少活多任務急的現狀,老年人福利處從挖潛力入手,調整了職責分工,將所有人相互分為AB角。每人既當A角承擔主要責任,又當B角承擔協助責任,相當于把一個人當成兩個人或者三個人來使用。每組AB角之間業務要互相熟悉,互通有無,以備有人出差或緊急情況下,隨時有人能頂上。

  而從分工來看,每組負責的具體業務都有六七項。以孫文燦副處長為例,做A角除協助部門整體工作之外,主要負責重要政策法律法規創制、行業監管(行政許可、負面清單、行政執法、“放管服”、權力清單等)、民間投資等方面工作;做B角主要負責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建設補貼、運營補貼、高齡津貼、護理補貼、服務補貼、投融資政策、政府購買服務等)等工作。

  “對我們來說,每個人的工作都是滿負荷的,這更需要我們互為支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項業務的正常運轉。”對于這樣的工作狀態,李邦華坦言,大家早就習以為常。“有時晚上8點前能下班,感覺就像提前請了假?!?/span>

  對于到民政部工作了13年的孫文燦而言,“業務精湛、甘于奉獻”是同事對他的評價。機關長期挑燈夜戰的工作壓力,并沒有讓他放棄對學業的執著追求。法律科班出身的他,在2018年6月獲得北京師范大學民商法專業優秀博士畢業生的榮譽。時間從哪兒來,終點又在何方?面對記者的追問,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回答:“我是個閑不住的人,總要把自己的時間填滿?!?/span>

  未語先笑的董少龍將這樣的工作狀態歸結為“本分”二字。少言靦腆的馬雅欣則打了個比方,“工作就如同選擇伴侶,不能因為辛苦就放棄對方吧?!睒闼氐牡览?,卻要求每個人撲下身子、真刀真槍地實干。

  增速提質,做新時代養老服務事業的拓荒者

  有一個數字,初見時讓記者感到茫然。統計顯示,老年人福利處年均辦文2000多件。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文件往來是機關單位常見的工作形態,一個業務處室,一年2000多個文件,意味著每天至少有七八個文件需要處理?!肮钠鸩?、事項辦理、請示匯報作出答復等等,一個文件就是一道指令,如同游戲程序,從起點到終點,每一步怎么走都要按規矩和指令來,既要講速度,更要嚴謹講質量?!?nbsp;李邦華寥寥數語,直陳問題要點。

  而在這些不同層級的“指令”中,既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也有基層的請示、群眾的呼聲,都需要“馬上辦”。李邦華到任后,來不及熱身,“大事兒”就應聲而來。

  2016年底,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上任以來,第一次向習近平總書記專題匯報的民政工作就是養老服務工作。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對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發表重要講話:“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是涉及人民生活質量的大事。要按照適應需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多元供給的思路,盡快在養老院服務質量上有個明顯改善,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監管,堅決依法依規從嚴懲處欺老、虐老行為。”

  “習近平總書記將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問題緊密聯系,從解決好包括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等6項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來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論述,既是對我們提出要求、布置任務,也為我們指明了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崩畎钊A回憶道,按照部里“馬上辦”的工作要求,老年人福利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一系列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7年3月,民政部聯合公安部、質檢總局等6部門啟動了為期4年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皢舆@個專項行動涉及一系列復雜、細致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臺賬管理、掛圖作戰、不眠不休連軸轉成為工作的常態?!?/span>

  事務性的工作姑且不談,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其中涉及115項檢查指標的設計、反復論證和修改,如此高效讓全國30余位業內專家都感到不可思議。

  2017年4月初,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的正式啟用,及時彌補了養老服務信息化管理的歷史欠賬。系統包含機構基本信息、內部管理信息、服務質量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入住對象信息、從業人員信息、機構房屋信息、設施設備信息8大類,共計140余項內容。專項行動中,全國4萬多家養老機構通過系統落到具體坐標,基本情況條目清晰、一目了然。

  在李邦華看來,以發展的眼光看,該系統目前還是1.0版本,具有很大提升和改進的空間,但從無到有,“這是民政部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全國養老院的‘家底’摸清,無論是對服務質量提升,還是對后續有效監管,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此同時,也深刻表明,過去抓大放小粗放式的管理,早已經不適應當下老百姓多樣化的發展需要,當前的服務體系需要全面系統、精準長效,這又為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萬千工作頭緒,考驗著這支鋼鐵般的團隊。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契機,啟動了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陸續跟進數十項推進措施,在這一過程中,正是這支青年隊伍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奮勇拼搏,以精細、專業和韌勁,參與推動著專項行動穩步運行。

  攻堅克難,做傳遞黨和國家民生溫度的奉獻者

  養老問題牽動著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2016年278件,2017年265件,2018年181件,連續3年,老年人福利處承辦的全國兩會建議提案數量占比超過民政部建議提案總量的三成。作為一項規定動作,隨著民政部對提案建議答復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高質量完成提案建議辦理成為大家的工作目標。

  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列為重點建議交由民政部督辦。為了加快推進代表委員建議提案落地見效,老年人福利處創新辦理辦法,邀請卓長立、趙皖平等5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江浙養老服務專項調研活動,代表建議反映民聲,基層調研深入群眾,對策建議從群眾中來,又惠及廣大群眾,將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傳遞給千家萬戶。

  政策文件創制也是常態工作。以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為例,2018年底,從民政部接到國辦通知,到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僅僅一個月。時間緊迫,參與起草2013年國務院35號文件的孫文燦主動請纓,三天連軸轉,完成了文件初稿。隨后,又在司里組織下,會同全國十幾位省市民政部門經驗豐富的養老工作骨干日夜奮戰一周,形成了征求意見稿。

  “為什么能這樣寫,不能那樣寫,每項政策創制關乎整個行業命運?!睂O文燦靠的是多年如一日的政策研究和積累。正是這樣一種責任感、使命感、自豪感的支撐,讓他熬更守夜、辛苦異常,但仍勇挑重擔、精益求精。似乎也不難理解他熱衷跑馬拉松的緣由,“跑馬拉松的過程中可以放空思緒,專注于步伐節奏,也是一種自我調節與自我挑戰?!?/span>

  在這支青春的團隊里,多數人上有老下有小,長期忘我的工作讓他們很難兼顧好家里的事。李邦華形象地將這支團隊的日常工作比作部隊行軍作戰,“大家雖分工不同,但有一致的戰斗目標,過程中如有個別戰友稍有支撐不住,其他人就要幫他背上包、扛起槍,不然整個作戰進度都會受影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青春無悔,為億萬老年人謀福祉,成為他們最亮麗的奮斗底色;闊步春天,意氣風發,他們用真抓實干,書寫著新時代奮斗者的豪邁!

  ◎記者手記:

  這是一次被一而再、再而三婉拒的采訪,走近這個青年群體的日常,記者一直被深深地感動著。他們沒有豪言壯語,甚至有些靦腆。目及耳聞,行色匆忙——緊張忙碌的“掛圖作戰”,步履鏗鏘的集體上陣,神色匆匆的草草扒飯,披星戴月如同家常便飯,“5+2”“白加黑”也習以為?!?/span>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養老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群眾福祉,來不得絲毫猶豫,容不得半點懈怠。數不清多少個日日夜夜,這個年輕的團隊,義無反顧地挑起了讓億萬老年人和家庭未來可期的時代重任?!鞍粗痉?,不忘初心”是他們共同踐行的職業操守。在時代的驚濤中,他們自比“浪花里的一滴水”。他們用不懈的奮斗為自己的青春作注腳,無愧于時代和人民賦予的這份榮譽!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5.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