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激發志愿服務的參與熱情

時間:2017-11-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打印

11月18日,海口沙坡水庫微風吹拂,龍華區“追鷺”環保志愿服務專項行動在這里啟動。啟動儀式后,60多名志愿者及黨員干部走村串戶,向居民講解綠色環保知識。這是海口這座文明城市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文明交通志愿疏導、急救中心志愿服務、“12345+網格員”志愿服務……諸多志愿力量,猶如股股春風,便利著我們的生活,溫暖著我們的環境,支撐起城市的文明底蘊。

志愿服務,好比城市的潤滑劑,為社會管理添油助力。當高峰時刻交通擁擠時,有志愿者積極疏導;當共享單車錯亂雜陳時,有志愿者自覺擺放歸整;當街邊墻角小廣告頻現時,有志愿者不辭辛勞一點一點清除……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志愿服務幾乎隨處可見。據志愿服務平臺“公益海口”顯示,目前,海口實名注冊志愿者超過26萬人,各類資源服務團隊超過3203個。由以往不愿服務、人數偏少,到現在服務規模、服務層次顯著提升,志愿服務的明顯變化,折射出海口文明水平的不斷提升。

愛人者,人恒愛之。志愿服務,貴在傳遞,由一人帶動另一人,直至一群人,進而形成互幫互助、熱心公益的文明好風尚。鑒于此,用志愿服務涵養城市文明,必須讓志愿服務充分流動起來。現實中,不少地方、管理部門嘴上喊著充分發揮志愿者力量,可真正落實起來,卻對志愿服務不以為然,可礙于面子,又裝模作樣將各個領域的志愿者登記在冊。匯報工作時,對志愿者數量侃侃而談,可真正參與到社會管理中的志愿者少之又少。缺少了應有的循環流動,志愿力量難免淪為裝點門面的“死資源”。

事實上,熱心公共事務的市民大有人在。他們懷有公心,對所處城市充滿熱愛,熱切希望參與到公共事務中。可大多時候,我們不缺志愿者,但缺平臺、缺入口。基于此,激活社會資源,需先解決好志愿服務參與的渠道和路徑問題。就海口來看,志愿服務之所以蔚然成風,就在于其找到了利于志愿服務有序開展的恰當載體。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環保志愿服務專項行動、120急救中心資源服務隊……這遍布全城的一個個志愿服務平臺,為志愿服務提供了用武之地,而且鮮明的針對性足以讓志愿者人盡其才。

常言道,揚善才能懲惡。推動志愿服務充分循環流動,還需褒揚善舉,讓有德者有得。每一個善舉都期待另一個善舉的回應,都希望被溫柔以待。志愿者參與公共服務,是為大眾作貢獻,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創造條件,給志愿者以禮遇。比如,在招聘時,對志愿者優先聘用;又或者,像海口那樣,對志愿者進行星級評定,并據此給市民提供各種出行便利。德不孤必有鄰。有了社會的認可,愛心便可相互傳遞,志愿服務也可充分流動,由此及彼,蔚然成風,形成磅礴的社會力量。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治理日漸精細化,與之相應的,志愿服務也需要朝著專業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在此情形下,只有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志愿者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榮譽感、成就感,才能不令而行、各盡其能,推動志愿服務的循環流動,進而形成全社會參與志愿服務的文明自覺。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