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科學謀劃 重點突破 扎實推進社區治理

時間:2019-01-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安徽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于 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區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社區調研,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創新社區治理作為鞏固黨的基層基礎、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的重要舉措,納入全省工作大局,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圍繞社區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總體要求,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社區治理工作的強大力量,安徽省民政部門科學謀劃工作,突出工作重點,狠抓任務落實,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城鄉社區治理的重大決策部署,確保社區治理政策落地見效。

聚焦政策落實,完善體制機制

去年8月以來,安徽省不斷加強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提高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能力,采取多種方式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推進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化。培育社區居民自發性社團組織,構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有效網絡,通過居民的廣泛、有序、積極參與,為社區治理注入民主活力,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要明確社區治理功能定位,加強社區自治規范和社區自治能力建設,推進社區治理方式多樣化。明確社區組織作為政府和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梁作用,通過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確保社區組織的功能作用有效發揮。要引入市場機制開展社區治理,通過市場化治理,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的優勢,推動競爭-合作治理模式,擴大社區居民選擇權,提高社區治理效率。要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不斷豐富和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尤其是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推動社區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深化“三社聯動”,推進協同發展

安徽省要將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納入社區發展總體規劃,創新“三社聯動”協同機制,推動社區社會組織更好地融入和服務社區發展。積極扶持發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設立項目資金、補貼活動經費等措施,加大對社區社會組織扶持培育力度,確保到2020年,全省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5個社區社會組織。通過培育社區樞紐型社會組織和設立孵化基地等方式,幫助社區社會組織做大做強。通過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開展公益創投和政策獎補等方式,支持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公共服務。著力加強專業社工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增加社區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吸納使用專業社工人才的數量,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方法在社區工作中的普及應用,確保到2020年,每個城鄉社區至少配備1名社區社會工作者。繼續實施全省“三社聯動”試點工程建設,通過試點建設探索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聯動機制,擴大社區社會工作服務范圍,創新基層社會管理方式,完善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增強基層社會管理實效。及時做好經驗總結、復制和推廣,以試點示范效應輻射全省“三社聯動”整體推進。

狠抓隊伍建設,夯實基層基礎

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制定支持社會治理專門化職業化規范化隊伍建設的政策體系,建立健全社區治理專門人才的培養、考評、激勵和購買專業服務機制,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熟悉法律、掌握治理方法、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專業化隊伍,為社區治理提供人才保障。目前,新當選的村和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中,村“兩委”成員中高中及以上學歷的76959人、占77.9%,較上屆提高12.9%;社區“兩委”成員大專及以上學歷的16860人、占76.2%,較上屆提高12.9%。要根據社區工作實際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區工作者專業化常態化培訓制度,提高社區干部職業化水平。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營造重視、關心和支持社區工作者隊伍的良好氛圍,使社區工作者在政治上有地位、收入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干勁。

推進工作創新,抓好試點示范

全省各地要積極參與試點示范活動,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積極申報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爭創全國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單位,敢于打破陳規,勇于開拓創新,在全國打響安徽省社會治理創新品牌。

省級層面要積極開展城鄉社區協商示范創建、智慧社區和智慧養老試點工作,已經確定的試點單位,要在科學制訂試點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建設項目上下功夫,確保在政策制度、工作機制、標準規范、管理服務模式等方面取得創制創新成果,不斷提升社區治理和居民服務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各地要及時學習借鑒示范試點單位的先進經驗,特別要學習借鑒全省社區治理創新十大成果,努力總結提煉完善本地區可推廣可復制可操作、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社區工作方法,找到符合本地工作實際的創新之路。

強化信息支撐,打造智慧社區

以“為民、便民、惠民、安民”為宗旨,以打造“設施智能、服務便捷、治理精細、環境宜居”的智慧社區為目標,從政務、服務、事務三個層面,推進智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智慧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構建開放的社區服務綜合體,利用2年時間建成一批智慧社區示范點。政務方面,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相關重點工程,大力推進信息共享、業務協同、部門聯動、上下貫通,整合各部門各類信息,構建共享信息數據庫,在社區層面實現“一網通辦、一門受理、最多跑一次”,打通居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服務方面,鼓勵各地將智慧城市建設的著力點落在社區平臺,進一步完善集社區公共服務、商業服務、社會組織、公益和志愿服務為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對養老、就業創業、衛生、扶貧、文化、法律、教育、氣象等社區公共服務進行個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化服務。要按照安徽省《關于推進智慧養老建設的指導意見》,聚焦智慧養老機構建設,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推進“智慧養老院”建設,在全省形成智慧養老競相發展的新格局。事務方面,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化社區網格化數字管理模式應用,構建線上治理與線下治理交互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技術支撐體系,探索互動式、網絡化、開放性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為居民群眾提供“實時在線”的個性化服務。

加強組織領導,提供堅強保障

重點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黨組織聯動機制建設,切實加強黨對城鄉社區治理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和機制引領。要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引導基層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上來,轉移到做好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工作上來,轉移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公共環境上來。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堅持和完善黨員承諾踐諾、向社區報到和設崗定責制度,整合資源開展“組團式服務”,廣泛開展以黨員為骨干的各類志愿服務,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服務格局。強化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賦予基層黨組織在城鄉社區治理中的相應職責職權,加強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支持其他各類組織依法依規行使職權;加強對廣大群眾的教育引導,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凝聚基層改革發展穩定的正能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