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養老無小事 委員齊聚焦
——全國政協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小組會熱議養老話題

時間:2019-03-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馬麗萍

  3月7日下午,全國政協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小組會上多了幾位身份特別的“訪客”。民政部、衛健委、人社部等5個部門的相關領導參與小組會,聆聽委員們結合本職工作對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心得體會。兩個小時的交流發言中,委員們再度對養老相關話題展開熱議。

  “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是一種情懷、品格和道德”

  “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品格,是一種道德,給父母盡孝心、給兒女做榜樣、給自己留后路。” 會上,益西達瓦委員直抒胸臆。今年是他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長調任四川省民政廳廳長的第3個年頭,對他來說,養老服務一直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3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養老及相關工作的提法成為他每年必關注的內容。“近三年來,總理的報告都講到養老及相關工作。我數了一下,2017年有6次,2018年有14次,今年有15次,這次字數最多、內容最廣、措施最具體。總理用‘老百姓想的就是政府要干的’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我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益西達瓦講道:“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我們機構改革后履職的第一年,民政部增設了養老服務工作機構,主責更聚焦、職責更明確。”結合四川省農村老年人口占比超過60%的現狀,他向大家介紹了四川省健全完善農村養老改革的經驗做法,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背景下補足農村公共服務短板的有效探索,受到與會委員的一致肯定。

  消除養老、護理、康復之間存在的斷點

  2016年,上海開展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工作,到2018年已在全市推開。長期護理險護理服務涉及三類:社區居家照護,由護理人員為居家的參保老人上門提供照護服務,或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場所集中提供照護服務;養老機構照護,由養老機構為入住的參保老人提供照護服務,護理服務內容有40余項,涵蓋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臨床護理;住院醫療護理,按現行基本醫保制度規定結算相關費用。

  針對調研中發現長期護理險主要“生活照護用得多,康復和護理用得少”的現實情況,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吳凡委員在發言中表示:“長期護理險實施中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真的沒有康復和護理需求嗎?顯然不是。”她向大家坦陳了之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養老、護理、康復之間存在斷點。”分析主要癥結,她認為出在康復、護理服務人員無相關資質。“目前我國非醫療性質的康復和護理服務,沒有建立人員資質系列和人員資質梯度。康復專科的開辦申請僅限于有醫療執業資質的機構,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會力量進入該領域。”

  對于長期護理險重點針對的失能老人而言,非醫療性質的護理與康復是服務的重點,為此,吳凡在會上呼吁:有關部門要盡早建立完整的康復、護理(含醫療與非醫療類)職稱系列,制定和細化服務,提供機構和人員的資格準入、確定資質梯度、考核晉升等政策、措施,并開展規范培訓和管理,讓醫養能夠有機結合。

  加大對失獨老人家庭幫扶關愛的力度

  近年來,失獨老人話題引發廣泛關注。按照相關機構的樣本統計數據:我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約有1.9億人,這一年齡段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因此每年約產生7.6萬個失獨家庭。按此統計,我國的失獨家庭至少已超百萬。

  在為數不多的基層政協委員中,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卜寨村村委會主任劉衛昌今年關注的重點是“失獨老人家庭幫扶”問題。會議發言上,劉衛昌向大家坦陳“我說不好普通話”,然而,濃重的肥鄉口音并不能阻擋他為失獨老人幫扶奔走呼吁的熱情。

  “失獨老人沒了子女,心里沒了寄托,他們無法像其他老人一樣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只能期盼我們國家和社會給他們多一些保障與關愛。如果該享受的政策得到不到落實,就容易出現社會負面事件。”劉衛昌表示,調研時他發現有的地方對失獨老人的待遇落實或執行及時性不到位,各地發展不均衡,補貼標準也有很大差距,造成失獨家庭之間的相互攀比。

  “失獨家庭面臨的現實困難值得我們研究解決。”他呼吁,國家要從體制機制上尋找突破,妥善地照顧失獨家庭。衛健委、財政部應該加大對這些失獨家庭的經費補貼力度,或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目前人力不足的問題。此外,除了生活照顧、突發疾病應對,他還建議組織心理志愿隊伍,對失獨老人持續開展心理咨詢,幫助失獨老人走出心理傷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3.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