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 佳
江蘇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756.21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2.51%。怎樣改變養老服務,達到“從有到優”“從量到質”,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變化的新需求?江蘇省副省長費高云表示:“老年人怎樣養老、養好,是江蘇黨委和政府重要關注點,也是要全力破解的難題。”
“全科體檢”,推動養老院管理質量
長期的墻面開裂、樓梯破損,使位于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的江蘇省蘇康老年護理中心成為南京市斥巨資改造的一家單位。該機構負責人表示,“雖然改造花了430多萬元,但入住環境更整潔,安全、服務更到位,老人和家屬都夸我們做得好。”
從2017年開始,江蘇省全面開展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各地對標民政部下發的自查檢查標準,圍繞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運營服務、應急管理等領域易發多發隱患,對全省2500余家養老機構進行“全科體檢”,共整治安全隱患67000余處,依法取締、關停、撤并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養老機構270余家。
江蘇省民政廳廳長呂明德表示,為了落實好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江蘇省政府將其納入年度重點工作,省、市、縣三級均成立了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工作領導小組;省有關部門連續兩年印發提高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年度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提質”這個關鍵點,補齊制度管理的缺失和短板,出臺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政策,打通了閑置房屋改建養老機構的土地、規劃、消防等要素審批瓶頸。南京市、淮安市政府層面出臺規定,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可暫不改變房產性質,直接申辦消防設計審核、驗收或者備案手續;揚州市、泰州市規定農村集體土地興辦的養老機構可以通過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的形式,取得相應合法手續。
多元供給,提升養老服務精準度
“未富先老”“未備先老”,老齡化速度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失衡,是引起老人“住不起”養老院的一大因素,也是養老遇到的重要難題之一。
江蘇省從養老服務供給側發力,兼顧效率和公平兩大要素,以群眾需求為“指揮棒”努力提高養老服務供給的精準性。著力構建家庭、政府、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服務供給體系,分層次、分類別為老年人提供相應服務。
南京市老齡委副主任趙軍說:“現在的養老體系在政府、市場、社會各方面都給出了解決方案。對五保、‘三無’、經濟困難的老人,對失能半失能老人,都有相應的公辦養老機構來兜底,也有相應的補貼政策,讓這些老人能夠住得起。對于大量社會老人,他們可選擇大量社會化運轉的中端養老機構,以滿足中端人群需求,還有一部分高端的養老機構可以滿足高端人群的需求。”
目前,全省社會辦養老機構達到1226家,公辦民營養老機構達到199家,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養老床位達到39.87萬張,占全省養老床位總數的62.3%。全省建成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1家、省級養老服務業綜合發展示范基地5家、省級養老服務創新示范企業6家。
針對老年人對居家和社區服務、醫療服務的需求,江蘇省政府連續三年將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全省已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40家、社區老年人助餐點8097家。實施護理型床位補貼等扶持政策,全省護理型養老床位達到20.8萬張,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47.1%。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居家老人簽訂合作協議。并建成省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全省養老服務數據共享,各縣(市、區)均建成1個以上虛擬養老院。在農村養老服務方面,該省出臺《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對農村留守老人開展定期探視探訪,南京、淮安還建立了探訪補貼制度。全省1135家特困供養機構轉型升級,面向農村老年人開展社會化服務。引導發展小型互助式養老服務設施,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家門口的專業化服務。
標準化、專業化,提高老年人滿意度
“標準不明確、服務不規范、信息不透明”等問題,一直是老人及其家屬對入住養老院“不放心”的重要因素。
但在邳州市養心居養老服務中心,這里的老人卻都表示非常幸福。樓下看病住院、樓上養老養生。僅康復治療就分為環境準備、物品準備、技師準備、患者準備等,并配備詳細規范的標準化流程;不管是全失能區,還是半失能區、自理區,均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護工配比,并在老人入住前就實行標準化評估方案……
該中心因此獲得全國首張HQCC養老服務認證證書,這也成為了江蘇省推進標準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為了抓好標準化、專業化建設,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江蘇省成立省級老齡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了老年精神關愛、居家養老送餐、老年教育等方面的服務標準,并指導出臺了一批地方性養老服務行業標準,有效提升了養老服務規范化水平。同時,開展省級示范性養老機構評選,選樹了75家服務質量高、群眾口碑好、經營理念新的示范性養老服務機構,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養老服務行業缺乏吸引力、留不住人才的問題上,江蘇省大力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全省累計培訓4.5萬余人次。建立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員激勵制度,對在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注冊考核制度;對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各級財政給予一次性補貼;南京、無錫、徐州、淮安等地對符合條件的養老護理員發放入職獎勵金。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