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 闖 通訊員 劉娟麗
“我母親一不識字,二不認路,她在外面流浪了20多年,肯定吃了不少苦,幸虧你們救助了她,還一直幫她找家,讓我們一家人得以團聚,真是太感謝了!”
1月1日,在湖南省郴州市救助管理站,一名滯留站內5年多、走失了25年的安徽籍老人凌某見到了前來接她回家的三個兒子。團聚的親人滿心歡喜,連連感謝在場的工作人員。
凌某是怎樣得到救助的?五年的時間,救助管理站是如何幫她尋親的?然而,她終究是因何走失25年的呢?
初步判斷
她是在郴州流浪的“安徽婆”
時間回到2013年9月23日。當天,通過市民報警,民警將一名在郴州市流浪的老年婦女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這名婦女看起來約六七十歲,雖然蓬頭垢面,口齒不清,但身體狀況還不差。老人接受救助后,工作人員開始跟她交流,想問清她的身份信息,可她說的話當場誰也聽不懂,只好把她臨時安置在站內,救助登記表上的姓名欄上也只能采取臨時編號。
為了幫助這名老年婦女早日回家,郴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多次嘗試和她交流。工作人員從口音可以肯定老人不是湖南本地人,很有可能是安徽人。順著這個線索,郴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胡揚國專門到街上找了幾個搞房屋補漏的安徽人來站里跟她對話,希望能夠得到有效的信息。結果,來人雖然可以判斷她是安徽人,但也聽不清楚她說的話。
初步判斷老人是來自安徽,由于在郴州人們稱呼上了年紀的老奶奶為“婆婆”,于是工作人員便叫她“安徽婆”,這個稱呼也成了她在救助登記表里的臨時名字。
尋親不易
一波三折還斷了線索
為了盡快幫助“安徽婆”找到回家的線索,胡揚國經常一有空就去找她聊天。在2014年4月,胡揚國在與老人交流時,將安徽省的縣逐個反復報出縣名讓老人辨別。有一次胡揚國在說出“廬江”時老人點了頭,胡揚國高興得不得了,緊接著再用此方法,將廬江縣的每一個鄉鎮反復念。胡揚國就用這種笨方法獲得老人有可能是廬江縣金牛鎮金牛村人,而且有個兒子叫“楊紅生”的信息。
胡揚國通過114查找電話號碼,立即電話聯系了金牛鎮政府、金牛派出所以及金牛村委會,可對方都說沒有這樣的老人走失,也沒有“楊紅生”這個人。
線索就這樣斷了。
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郴州市救助管理站多次幫助“安徽婆”尋親,但都無果。按照相關規定,市救助管理站只好先將她安置到了托養機構福城老年公寓。
雖然“安徽婆”人到了托養機構,但為她尋親的工作一直在繼續。胡揚國隔三差五就去和她聊天,希望能再發現一些有價值的線索。2018年,當郴州市救助管理站開始嘗試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時,工作人員先把“安徽婆”的照片進行了比對,可還是沒能有新的線索。
轉機出現
廬江縣救助管理站協力查找
五年的時間過去了,為“安徽婆”尋親的事情一直記在胡揚國心里。
2018年12月的一天,郴州市救助管理站要添置食堂廚具,在談業務時,得知經銷商老板是個安徽人,胡揚國立刻安排人把“安徽婆”帶到辦公室來與老板聊一聊。聊了沒多久,經銷商老板很確定,“安徽婆”就是安徽省廬江縣一帶的人。
經銷商老板的反饋,堅定了胡揚國的信心。這次,他找到了廬江縣救助管理站,請求協助。廬江縣救助管理站得知此事后,立即著手開展協查。3天后,廬江縣救助管理站回復,結果還是查無此人。
一次次點燃希望,一次次希望落空。當收到廬江縣救助管理站的反饋時,胡揚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請廬江縣救助管理站幫忙擴大尋找面,并把“安徽婆”的照片以及她有個兒子叫“楊紅生”等情況都傳了過去。
接到郴州市救助管理站發來的尋親信息后,廬江縣救助管理站立即把“安徽婆”的尋親信息發布到了當地的尋親信息平臺上,并多方打聽哪里有叫楊紅生的人。
“過了一周,楊紅生在尋親平臺上看到了這個信息,就給我們打電話咨詢,我們把相關信息都傳給了他。”廬江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劉澤說。原來是微信群里有一位同志認識郭河鎮的楊紅生,看到尋親信息后就問楊紅生是否母親走失,恰巧,老人說的兒子就是這位楊紅生。“當楊紅生和郴州市救助管理站取得了聯系,通過視頻通話后,基本確定‘安徽婆’就是自己走失了25年的母親。”
親人團聚
“安徽婆”身世之謎被揭開
得知走失多年的母親還健在,且在郴州市救助管理站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楊紅生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很快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全家人,他的兩個弟弟知道后也是喜出望外。一時間,全家人只希望早些與親人團聚。
兩天后,楊紅生三兄弟來到郴州市救助管理站,見到了久違的母親。胡揚國和兄弟三人溝通后,才得知“安徽婆”曾經有著曲折的經歷。
“安徽婆”原名凌某,1952年出生,娘家是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后嫁到廬江縣郭河鎮。年輕時凌某是個勤快能干的裁縫,村里很多婦女都和她學手藝。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76年,她的丈夫在鐵礦上工作時不幸遇難,當時她的女兒才1歲多,兒子楊紅生才3個月。突然的變故讓凌某的精神受到了刺激。為了一雙年幼的兒女,后來凌某改嫁給小叔子,并且又生了兩個兒子。
“我小時候,媽媽就開始發病了。她多次離家出走,但一般都是隔幾天或十幾天就回來了,或被親朋發現送了回來。直到1993年那一次,她再次走失了,沒想到這一走竟然再也沒有回來。”二兒子楊紅永回憶說。“母親剛走失的那幾年,父親經常去找她,當時找遍了整個廬江縣也沒有一點音訊。后來我們參加了工作,也想去找,但人海茫茫,毫無頭緒,加上后來連戶口都注銷了,實在無從找起。”
在母子們交流中得知,當年凌某走失后很想回家,但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且被人越帶越遠,至于她到底去過哪些地方,都經歷了些什么,她自己都說不清了。
在郴州市救助管理站辦理好手續后,兒子們紛紛表態,接母親回去后會加倍孝順。回去的路上,兄弟三人合計著給母親買個帶定位功能的手表,以防再次走失。
前幾天,胡揚國接到“安徽婆”那位在中學當老師的二兒子楊紅永打來的電話,說他們回去后給母親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身體一切正常。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