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推行“圓桌會”制度三方聯動再創新

時間:2021-01-1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陳中山

為了有效解決小區治理中群眾面臨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確保干部下得去、社區接得住、服務干得好,湖北省赤壁市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大力推行小區“圓桌會”制度,進一步創新了社區、業委會和物業企業三方聯動工作機制。

黨建“領航”

形成“圓桌會”領辦雙機制

赤壁市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廣泛召開兩個“圓桌會”,推進小區“需求清單”和居民“微心愿”得到領辦落實,黨員干部下沉和小區治理形成“自覺學、比著干,爭先鋒、做表率”的良好態勢。

召開自主領辦“圓桌會”,形成自主領辦機制。由小區黨支部牽頭,聯合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業主代表,每月定期組織召開小區“圓桌會”,各方主動領辦收集的小區“需求清單”和居民“微心愿”,在力所能及范圍內自主解決小區內的問題訴求,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在赤壁市塞納河畔小區,針對居民反映的老年人和上班族就餐難問題,小區黨支部副書記、佳信志誠物業公司負責人金從軍主動認領,爭取開發商支持,建立便民餐廳,“零利潤”保本運營,為群眾提供平價、快捷、健康的就餐服務,日均就餐人數達110余人次。此外,志愿者為行動不便老人提供免費送餐服務,全方位解決小區就餐難問題,滿足居民需求。

召開下沉領辦“圓桌會”,形成下沉領辦機制。每月召開由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相關職能部門、下沉黨員干部和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大“圓桌會”。會議針對小區自身難以解決的“需求清單”和居民“微心愿”,通過“單位領辦”和“黨員個人領辦”相結合、“主動領辦”和“定向派單”相結合,集中組織認領,為民排憂解難。2020年,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共領辦“需求清單”1600余項,辦結銷號920余項;下沉黨員干部認領服務崗位3200余個,參與“萬人潔城”3.8萬人次,2600余個居民“微心愿”正對接認領中。針對河北街社區花果山三巷排污管網堵塞、路面破損問題,市住建局領單后,投資30余萬元,第一時間組織管網改造、路面硬化等施工,解決社區難題,方便群眾出行。

眾人“劃槳”

夯實“圓桌會”聯動機制

小區“圓桌會”的順利開展,不僅需要精準把握社區居民需求,急民之所需,也需要強化多方聯動,加強會議陣地建設。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赤壁市各個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共同發力,積極探索建立三方聯動機制,為推進小區“圓桌會”制度打下了堅實基礎。

良好的社區治理制度必須是能有效捕捉和滿足居民需求的制度。為有效解決居民問題,赤壁市利用多種渠道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將居民需求作為“圓桌會”會議主題。整合機關企事業單位下沉黨員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力量,開展“走街巷·連民心”活動,動態收集街巷“十亂”“十怨”“十患”等問題和群眾“十盼”等意愿訴求。同時組建“益家親”敲門組,進單元入樓棟逐戶征求群眾意見建議,重點收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失獨家庭、新冠肺炎康復者等特殊群體的微夢想、微訴求、微意愿,形成小區“需求清單”和居民“微心愿”,并進行定期更新,居民的訴求得到了尊重,為順利推進社區治理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多方參與是現代社區治理的一個典型特征,在“圓桌會”建立的過程中,赤壁市加強社區組織協同,打破聯動壁壘。注重把下沉黨員干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小區業主中政治過硬、群眾公認、奉獻精神較強的黨員推薦進入小區黨支部任職,確保小區黨組織具有鮮明的政治功能、較強的組織力和廣泛的代表性。同時提倡小區黨支部與業主委員會交叉任職,提倡物業公司黨員負責人任小區黨支部副書記或委員,著力破解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問題,促進了社區不同治理主體融合聯動、同頻共振、抱團服務。

社區公共空間的打造,是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徑。赤壁市大力推進小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陣地標準化建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大力推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用房建設普遍化,確保2021年后竣工住宅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移交到位。同時,赤壁市還制定了明確的街坊鄰里中心建設標準,各個小區必須按照“兩廳四中心”(物業服務大廳、便民餐廳、綜治調解中心、黨群議事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志愿服務中心)的標準完善小區公共基礎設施,為居民打造了多樣的公共活動空間,同時也為小區“圓桌會”提供了活動場地。

制度“升帆”

強化“圓桌會”保障機制

制度規范是工作機制有序運行的重要保障,赤壁市以“四項制度”為抓手,統籌推進聯系包保制度、調研督查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經費保障制度,實現“圓桌會”機制運作的有效性和持續性。

首先,制度規范能保障 “圓桌會”的程序規范,以調研復查制度保證事前議題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以考核評價制度確保“圓桌會”整體運行的有效性和有序化。赤壁市市領導堅持每周至少深入一個小區調研,了解小區“圓桌會”制度執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等情況,進一步收集社情民意,解剖麻雀、解決問題,強力推進責任落實;定期召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把各小區“圓桌會”制度落實情況,特別是小區“需求清單”和居民“微心愿”動態更新、領辦銷號情況作為重要報告和點評內容,確保 “圓桌會”期期有議題、事事有著落。此外,赤壁市建立服務紀實制度,印發《赤壁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服務工作手冊》,對黨員干部下沉情況逐次記錄,逐項簽字確認;以組織生活會和“一員雙崗三聯評”為抓手,組織社區黨組織、市文明辦、單位黨組織對黨員干部下沉情況進行評議。把聯評結果作為單位黨組織黨建責任制考核、文明單位創建、黨員評議等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評優和晉級晉職的重要依據,倒逼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黨員干部把“下沉”文章做好做實。

其次,制度規范能保障“圓桌會”的基礎穩固,以聯系包保制度鞏固組織基礎,以經費保障制度確保財政基礎。赤壁市在街道 “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組織體系基礎上,深入開展“領導聯社區、單位包網格、黨員進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市委書記引領市級領導兼任社區“大黨委”第一書記和社區志愿服務大隊隊長;轄區各單位部門聯系包保263個網格,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聯系社區。同時,赤壁市加大財政投入,依規模按每個5萬~20萬元標準,對新建小區街坊鄰里中心進行獎補;按每年不低于1萬元標準,落實小區黨支部運轉經費。將“雙報到”工作和共駐共建經費納入各單位年度預算,將基礎設施改造經費納入背街小巷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

赤壁市為促進三方聯動的可持續運作,以黨建為引領、以制度為保障、以廣泛參與為目標,有序推進小區“圓桌會”,有利于小區解民憂、社區共治理、社會促和諧。

(作者系中共赤壁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1.1.1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