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標洪
近年來,重慶市渝北區民政局認真落實中央和重慶市委、市政府關于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將養老事業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修訂完善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出臺養老扶持政策,強化保障養老資金投入,深化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區養老產業快速發展,較好滿足了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
做好養老發展規劃
為更好地發揮地域優勢,發展城市養老事業,渝北區制定2018-2020年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專項規劃,著力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方面布局,提高養老工作全局性系統性。
在公辦養老機構方面,規劃實施“三個一批”工程,到2020年前,新建5家區域性敬老院,改擴建4所,拆除散、小、舊敬老院19所,大力推行公辦養老機構適老化建設、標準化運營和專業化服務。
在社區養老方面,大力推進實施“千百工程”,到2020年前,建成11個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2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實現城區街道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在市級扶持政策基礎上,渝北區還統籌多個部門相繼出臺完善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系列政策,特別是在財稅補貼方面,形成既補建設、又補運營的“養老補貼八條”。
探索“中心帶站”服務模式
獨居老人、半失能老人,如果遭遇意外情況該怎么辦?如今,渝北區民政局已在全區推廣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并成立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搭建區級居家養老平臺,為居家老人提供線下服務7949人次、線上服務22993人次,實施緊急救援6次。
此外,渝北區還依托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通過探索“中心帶站”服務模式,推進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與社區養老服務站聯合運營,以中心帶站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規模化、連鎖化、集約化發展,并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范圍。
為完善全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渝北區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基礎上,積極引入機構養老,持續優化養老服務業營商環境,先后集聚了百齡幫、宏善養老、凱爾養老、椿萱茂等多家知名養老企業落戶渝北區。根據老人的需求,已基本普及多層級養老服務模式,老人可根據自己的意愿享受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探索養老服務改革
面對老人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新期待,渝北區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改革,不斷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和滿意度。
推進養老服務領域政企合作。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推進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目前,實現公建民營的敬老院4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個、社區養老服務站15個。1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采取民建公助方式已建成投用。同時,積極推進渝北區社會福利中心公建民營改革,將引入優質養老服務企業運營管理,打造區級養老服務標桿。
敬老院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改進敬老院運行管理模式,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承接敬老院管理,提升敬老院管理和服務水平。
引入社會力量破解監管難題。購買專業機構服務,定期對養老機構的安全等進行檢查指導,通過第三方機構評估監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為全區社會辦養老機構購買綜合責任保險,提高養老機構運營風險防控能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