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撐起愛的天空 讓家的溫暖常在
——湖南省郴州市兒童福利工作掃描

時間:2019-08-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銘

  從制度關愛提質、以專業服務介入,湖南省郴州市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正通過融合多項舉措、整合多重資源越織越密。作為第二批全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地區,郴州市采取“社工+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等方式疏解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現實之痛,對基層兒童工作隊伍進行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大大提升了關愛服務能力。

  “讓孩子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是郴州市各級黨委、政府的績效觀念,更是這個羅霄山脫貧攻堅主戰場中守初心見擔當的具體鏡像。郴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主任胡揚國說,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對政策設計、業務建設、理念認知等方面有效創新,更要在具體工作中將制度關愛與執行目標協同一致起來,真正把這篇大文章做深做透。

  謀長遠之策 行固本之舉

  織細織密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之網,需要自覺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6年來,郴州市探索社工組織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在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權益維護、監護指導、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和家庭關系調適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相較于行政手段的對口到縣、聯系到鄉、幫扶到村,以及政策的多元供給,落實中的考核評估,讓基層有能力去落實更為重要——社工機構的介入與全程參與,成為了激發這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動力的關鍵力量。2018年,郴州市在村級開展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幫扶工作達42860人次,維權監督11169人次,將關愛保護服務直接送到了孩子們身上。

  今年以來,為解決基層專業力量不足和鄉村指導難到位的問題,郴州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啟動“呵護童心、筑夢未來”項目,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深入到全市159個鄉鎮(街道)、2617個村(社區),協作、指導、參與基層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全力助推關愛保護工作專業化。

  資興市三都鎮黨委書記蔣勇光說:“要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既需要我們懂政策、會做群眾工作,更需要深入到兒童的內心世界,用心靈走進心靈。”

  “通過培訓再結合實際工作發現,保護未成年人、關愛困境及留守兒童的問題雖大同小異,但很多細節又各有不同,專業素養與愛心耐心一樣都少不得。”臨武縣南強鎮元富村兒童主任李德英說。

  安仁縣民政局局長曹志平深刻認識到,關愛保護服務的專業意識和能力提升需要專業機構的參與介入。他說,通過指導鄉鎮兒童督導員、村兒童主任掌握和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手段,開展專業服務、社區活動、小組工作和個案工作,建立個案多方會商制度等一系列舉措,才能真正讓關愛保護的政策落實落地。

  關愛更精準 幫扶更有效

  下好先手棋,找準優路徑,郴州市高質量推進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前行的動力,來自于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關愛的眼睛,來自于他們都想做一顆優質的種子,并能夠萌發生長、擁有美好未來的愿望。

  在北湖區仰天湖瑤族鄉也有一大群這樣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或失蹤、或重度殘疾、或服刑、或患嚴重疾病等。前不久,郴州市思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一期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公益成長營活動,14名孩子在社工的帶領下開展了“直呼其名”“超級握手”“反口令”等團隊破冰游戲,以及誦讀國學經典、游玩兒童樂園、創作藝術作品、體驗社會等活動,幫助孩子們擴大人際交往圈,建立互助支持網絡,讓他們能夠互相鼓勵和支持。

  郴州市思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左建輝說,在具體工作中通過走村入戶,到孩子身邊,用一次真摯的握手、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場真誠的談心,極大地彌補了孩子們缺失的親情,撫慰了孩子們心靈的創傷。

  同樣的蝶變,在郴州各地上演。郴州市愛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資興市調查后發現,當地工業園區內有農民工1萬多人,其中本地的占到98%。該中心負責人陳紅波介紹,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最需要的是優質陪伴和社會多方關注,他們聯合多個部門開展關愛工業園區農民工子女暑期夏令營活動,開設了趣味學習、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的課堂,讓孩子們過上了有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暑期生活。

  用功用心做好重點個案是郴州市社工機構當前的重點任務。在采訪中,記者看到每個社工機構都以縣為單位建立了微信群,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都在其中,及時上報信息。社工機構安排專人收集梳理,從中篩查重點個案對象。蘇仙區東塔社區曹成成(化名)遭家暴出現輕生念頭,就是通過微信群獲得的信息。目前,郴州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已安排心理專家對曹成成進行心理治療,并幫助其患有精神疾病的父親住院治療。

  關愛心貼心 當好守護人

  留守兒童最好的關愛是父母的陪伴,最好的保護方式是家庭監護。郴州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以強化監護監督為己任,對發現傷害未成年人案例做到第一時間報告;對流浪未成年人實行先評估,再分類救助保護。

  今年6月10日早上7點,胡揚國一到辦公室得知:有一個孩子吵著要走,還要參加上午學校的考試。孩子叫李賢兵(化名),11歲,嘉禾縣龍潭鎮人。放學回家時在車上睡著了,坐到了郴州市的終點站才下車。因為人生地不熟,凌晨后被民警送到了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胡揚國向學校通報情況,請學校通知家長,并和工作人員將孩子護送到了學校。

  在入戶調查中得知,孩子一直由奶奶照顧,其父母在外地打工,老人要照顧5個孫子,常常是有心無力。胡揚國給連夜趕回來的孩子父親進行了政策宣傳,也算了算打工賺錢與培養孩子的賬。孩子父親很懊悔很后怕:“沒有比管好、培養好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妻子會馬上回來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撐起愛的天空,讓家的溫暖常在。郴州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正在轉型升級,將著力打造成集兒童維權救助、家庭教育、臨時監護、兒童康復為一體的多功能救助保護機構。2018年7月,郴州籍12歲女孩胡佳茵(化名)被養母遺棄廣東,他們聯動各方維護孩子權益,讓養母李某受到了法律的懲處;如今,通過專業機構的介入與參與,讓落實政策的主體真正動了起來,基層兒童工作力量通過掌握信息、發現問題、準確研判,及時為有需要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幫助與服務。

  服務面對面,關愛心貼心。郴州市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在執行頂層設計中彰顯制度力量,真正讓孩子們在陽光下成長——這是做好兒童福利工作的職責使命,更是他們的奮斗哲學。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8.2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