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聚磅礴之力為困難群眾繪美好明天
——民政部引導動員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綜述

時間:2019-08-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特約通訊員 柯曉山

  在中華慈善總會幫助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珍秦鎮牧區的扎措,到北京摘除了困擾她14年的包蟲病灶,逐漸恢復健康,大幅減輕了家庭經濟壓力。

  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促進女性參與文化產業發展”項目支持下,云南省永仁縣蓮池鄉的李濟雁和5000多名同鄉,以針為筆、以線為墨,發展彝族刺繡,繡出自己的幸福畫卷。

  扎措和李濟雁,都是全國性社會組織脫貧攻堅項目受益者。

  近年來,民政部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引導動員全國性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僅2018年,就有686家全國性社會組織實施扶貧項目1536個,總支出約323億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約63萬戶、581萬人受益。

  創 制

  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政策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這項工作被提到更加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鼓勵支持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脫貧攻堅。黨的十九大也明確提出了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要求。

  作為全國性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把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參與扶貧,作為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的重要措施,重點安排,全力推動。為加強統籌協調,民政部成立“引導社會組織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專注于推動社會組織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從2017年11月到2019年5月,民政部報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與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聯合印發了《關于報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情況的函》《關于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政策創制層面建立了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制度和機制。

  這些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文件,明確了全國性和省級社會組織是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主力軍,指出了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重點領域是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志愿扶貧和其他扶貧行動,嚴禁任何社會組織打著扶貧的旗號違規從事牟利斂財活動。這些政策規定,為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明確了方向路徑,建立了動力機制,提供了基本規范。

  一股蘊含于社會中的偉大力量,正在迅速凝聚。

  聚 力

  在鋪平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道路的同時,民政部主動履責、積極行動,緊鑼密鼓地引導動員全國性社會組織,踴躍參與,聚力攻堅。

  把資源向“三區三州”傾斜。“三區三州”是貧中之貧,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2017年以來開展的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民政部竭力向參與“三區三州”扶貧的社會組織傾斜。截至目前,共立項406個,項目資金17748萬元。在四川涼山、新疆和田、云南昭通、湖北宜昌等深度貧困地區,開展4期社會組織培訓,300多家全國性社會組織參加,與深度貧困地區40多個部門和20個深度貧困縣進行了對接。2019年8月6日,民政部帶領8家全國性社會組織到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開展扶貧對接活動,舉行簽約儀式,并向正式認領項目的社會組織發放了“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項目認領證書”。

  把力量向定點扶貧縣引導。民政部通過招商推介會、供需對接會、培訓班、座談會等方式,引導部直管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民政部定點扶貧縣蓮花、遂川兩地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48家部直管社會組織到位資金共計5000余萬元,2019年已有41家部直管社會組織到位資金1000余萬元。

  把工作朝橫向拓展。民政部和全國性社會組織各業務主管單位建立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各部門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比如:與國務院扶貧辦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加強貧困地區扶貧需求和社會組織對接;支持農業農村部“貧困地區農產品出村行動”,聯合開展“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專場活動,現場簽約45億元;與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舉辦“社會力量參與健康扶貧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健康扶貧;同團中央社會聯絡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19年度全國青年社會組織“伙伴計劃”優秀項目征集活動的通知》,引導廣大青年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用項目對接推動東西部協作。民政部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于2018年5月召開社會組織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推進會,組織東部社會組織有序參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已組織社會組織到對口支援地區開展了項目對接,投入資金和物資超過2億元。

  用典型激勵形成更大合力。打開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便可看到眾多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民政部以多種方式對成績突出的社會組織進行廣泛宣傳,努力營造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有效發揮了凝聚社會力量抱團參與扶貧的“磁鐵效應”。

  成 效

  在民政部引導推動下,全國性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在不同領域各顯神通,建功立業,成效斐然。

  例如,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打造騰訊公益平臺,整合全社會多元化幫扶資源。聯合慈善組織、知名企業、明星名人、愛心媒體發起“99公益日”,2018年“99公益日”期間,動員網民超過2800萬人次,為5498個公益項目捐款約8.3億元,這些公益項目主要涉及扶貧領域,該基金會在此基礎上單獨追加約4億元資金投入。

  神華公益基金會從貧困地區實際需求出發,著力于精準扶貧工作,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開展了援藏、援青、定點扶貧、愛心行動、愛心書屋等項目,共計投入資金8525.55萬元。

  在產業扶貧領域,各類全國性社會組織在2018年開展產業扶貧項目404個,投入資金24億元,引導各類企業投入超過100億元。如萬科公益基金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投入2800萬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

  在教育扶貧領域,各類全國性社會組織在2018年開展項目超過了400個,投入資金達到57億元。如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以防止因學和因病致貧、返貧為著力點,開展“春蕾計劃”“兒童快樂家園”等10個公益項目,資金投入超過2億元,階段性成效明顯。

  在健康扶貧領域,僅2018年就在“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開展179個項目,投入資金15億元。如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設立“健康暖心”扶貧基金,在貧困地區開展健康扶貧,近年來累計投入2.8億元。

  在易地扶貧搬遷領域,各類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基礎性項目建設156個,投入資金超過11億元,在搬遷村開展其他各類項目37個,投入資金近2億元。如億利公益基金會捐贈1620萬元,有力支持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杭錦淖爾生態扶貧新村項目建設。

  在就業扶貧、文化扶貧、金融扶貧等領域,同樣成效顯著。如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引導公募基金捐助4.44億元參與扶貧,在協會備案扶貧方向私募產品達53只,規模超過1400億元。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黃茹表示,全國性社會組織已成為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參與力度越來越大,“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錢沒力的出個好主意”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8.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