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湖南省民政系統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上務實辦、持續干——
以實績實效繪就加速上行的民生“幸福曲線”

時間:2025-05-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銘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保障;扎實開展新時代“銀齡行動”,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健全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推動“一老一小”服務更加均衡可及;啟動實施三年“筑底”行動,進一步夯實民政工作基礎,提升民政工作效能,加速補短板固底板……

立夏時節,湖湘大地民政改革創新實踐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湖南省各地全面貫徹落實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和第十九次全省民政會議部署,把握主線、干在一線,聚焦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三大方向,切實把民之大事辦好、民生實事辦實,以實績實效畫出一條加速上行的民生“幸福曲線”。

織牢兜底網  發展更有底

2024年年底,衡東縣民政局在線上發現石灣鎮甲棗村村民李華(化名)近一年的住院治療自付費用超過3萬元,隨即將這條預警線索轉給石灣鎮民政辦。鎮、村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核實發現,打零工的李華收入不穩定,且父母患有慢性疾病,家庭生活比較困難。今年1月,李華一家三口被納入低保范圍?!白约旱睦щy沒往外說,民政干部卻主動上門提供幫助,我感覺心里很溫暖、生活有依靠?!崩钊A說。

李華一家被及時納入救助保障范圍,是湖南省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一個縮影。各地在兜牢民生底線上拿出更加專業科學的態度,在抓好“鍵對鍵”升級的同時,立足做好“面對面、手把手”服務,把民生承諾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幸福。

長沙市以精準救助為導向、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推動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設立1300余只社區發展基金,形成貫穿各層級的救助輻射網,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到精準的救助服務。

岳陽市完善“共性+專項”扶持政策工具箱,依托基層民政社工站和專業社工,向低收入群體宣傳救助幫扶政策,為他們提供生活幫扶、心理撫慰、社會融入等服務。

湖南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湖南將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制度,通過“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方式,對困難群眾的困難類型、困難程度及相應需求精準畫像,持續推進低保擴圍增效,大力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加大臨時救助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

家門口養老  生活更美好

家住湘潭市雨湖區窯灣街道羅祖殿社區的張英(化名)老兩口,身體不太好。去年4月,家門口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后,老兩口立刻住了進去。“入住后,我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不僅吃得好、住得好,有康復指導,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精神生活也豐富了?!?/p>

如今,這類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機構在湖南越來越多。各地整合資源,有的配套建設社區食堂、社區學校,有的設置醫療互助站、康復中心、適老化產品體驗中心和智慧平臺系統,實現“一站式”助餐、助學、助醫,老少共托、共享、同樂。

謀在點子上,落到關鍵處。湖南緊抓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要窗口期,聚焦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加速推進養老服務網絡織密建強、服務形態貫通協調、服務要素聚力增效。出臺《湖南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若干規定》等文件,提升特困兜底、居家社區及市場普惠養老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區域性中心敬老院231所、街道(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44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584個、家庭養老床位2.8萬張,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6.5萬戶。建成特困人員供養機構1105家、護理型床位7萬余張。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促進老年社會參與,推動新時代“銀齡行動”深入開展。打造“三湘怡養”養老服務品牌,推動養老服務與家政、物業、旅游等融合發展,建立15個養老人才培訓基地。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推動銀發經濟發展,開展2025年適老化改造產品“煥新惠老”工作。

關愛“花骨朵”  同心護未來

入住邵陽市社會福利院“類家庭”一個月后,5歲的小顏、3歲的小梓變得開朗活潑了。每天從幼兒園回家后,他們還會在愛心父母的陪伴下,到兒童科看望只有3個月的妹妹小萌。

這3個孩子來自武岡市,他們的母親患有智力二級殘疾,父親勞動能力弱、沒有固定收入,無力擔負監護照料責任。今年4月,經入戶調查評估,3個孩子被安置到邵陽市社會福利院。

該院院長郭海強介紹,福利院招募愛心夫妻與30多名困境兒童組成“類家庭”,幫助孩子們逐步融入家庭、學校、社會,讓他們更自信、更陽光。同時,福利院面向社會開展“周末課堂”服務,組織開展夏令營等活動,為困難家庭的智力殘疾兒童和腦癱兒童提供免費日托照料和輔導培訓服務。

湖南扭住推進困境兒童保障領域改革的著力點,一方面,推動兒童福利機構提高“養治教康社”一體化發展水平,推行“開門辦院”,為更多社會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治療服務;另一方面,針對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監護能力不足的問題,全面開展困境兒童家庭監護能力評估,提供委托照護服務。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負責、慈善助力、社會參與、養育一體的困境兒童委托照護“慈愛園”模式,為困境兒童健康成長提供家庭式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漢壽縣積極探索“民政+教育”雙引擎模式,打造愛心學院,為困境兒童提供免費食宿和課后輔導,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境兒童的心坎上。

與此同時,各地還根據困境兒童需求分類施策,搭建關愛服務體系。懷化市打造“走出大山看世界”研學品牌,建立困境兒童成長檔案追蹤機制。安化縣建立前端全面摸排、中端專業研判、末端精準服務的全過程服務模式,讓孩子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政績之本,在于為民。下一步,湖南省民政系統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改革創新,扎實抓好三年“筑底”行動,在抓細落小中做好為民愛民大文章,用一項項飽含溫情的創新舉措,繪就千家萬戶的幸福底色。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