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民政局黨組書記 李志剛
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民政局認真落實兜底性民生保障政策,嚴格落實兜底性制度安排,提高基礎性救助標準,完善動態監測機制,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強化制度建設
鞏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成果
大同市民政局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年度考核指標,深入開展督導服務,進一步鞏固拓展民政領域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脫貧攻堅成果。落實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四個不摘”要求,連續多年制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工作要點和幫扶措施。圍繞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病患者“三類人群”認定,完善確認辦法和審核細則。針對剛性支出困難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三類家庭”認定,細化認定舉措和實施細則。注重政策解讀、入戶宣講“兩種宣傳”方式,組織民政系統干部定期培訓業務、張貼明白卡,讓困難群眾知曉最新的救助政策。
優化服務供給
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大同市民政局堅持保障好社會救助對象、困境兒童、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的切身利益,做到提標、保障、關愛“三同步”。在同步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消費支出、物價漲幅變動等情況的基礎上,連續3年穩步提高全市低保和特困救助標準、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養育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金,以及老年人高齡津貼、護理補貼、助餐補助。為做好“一老一小”關愛服務,大同市連續多年將建設養老幸福工程納入民生實事,累計實施20個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建成390個農村日間照料中心和283個城鄉老年助餐點,為6477戶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定期開展困境兒童日常巡訪、定期探訪,設立11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126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站,配備126名兒童督導員和1822名兒童主任,實現基層兒童工作站點和人員全覆蓋。
推動數據共享
分層分類實施精準救助
為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大同市民政局制訂市級數據共享交換合作方案,建立跨部門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常態化核對社保、房產、醫保、車輛登記等部門數據。通過信息比對、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等方式,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進行全面復核,對低保邊緣家庭進行認定和復核。對新增監測對象、新注冊殘疾人、醫保報銷后住院費用較高人員等逐一排查。協調總工會、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單位調取特殊人群信息數據,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范圍。對191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困難群眾進行排查,將符合條件的納入保障范圍。歸集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等信息數據,及時準確將數據向住建、人社、農業農村、醫保、殘聯等單位推送,相關單位對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實施住房、教育、醫療等專項救助。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發揮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用好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開展“一事一議”個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