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優化管理服務 推進社會事務工作創新發展

時間:2025-01-0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山東省威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于  軍

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積極推進社會事務工作改革創新,優化婚姻管理服務,深化殯葬領域改革,完善康復保障體系,積極主動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優化婚姻登記服務

倡樹文明節儉新風

威海市以獲批全國全省婚姻登記、婚俗改革多項試點為契機,針對群眾所需所愿,著力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

婚姻登記方面,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打造“海誓山盟·心心相印”服務品牌,實施了七項改革措施。一是結婚登記“天天辦”,推行周末和節假日辦理結婚登記工作機制,更好滿足新人需求;二是預約服務“隨時辦”,以半小時為一個時段實行分段預約,并且在登記人數較多的日子增加業務窗口、開展延時服務,確保隨到隨辦、一次辦成;三是外地戶籍“跨域辦”,打破地域限制、戶籍障礙,在全省率先實行“市域通辦”,深入開展“跨省通辦”試點;四是電子證照“碼上辦”,爭取全省電子證照辦理婚姻登記試點,對未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的人員,現場調取、查驗電子證照即可辦理婚姻登記;五是信息查詢“網上辦”,爭取全省婚姻登記信息數據質量提升試點,補錄完善婚姻檔案及婚姻數據66.8萬條,制發婚姻電子證照6.1萬件,方便了群眾辦事查詢;六是登記儀式“特色辦”,各區(市)均在景區設置特色婚姻登記點,打造“網紅打卡地”,提供個性化頒證等特色服務;七是婚育戶口“集成辦”,新人辦理婚姻登記后,可在登記窗口同步線上申請辦理生育、戶口變更登記,衛健、公安部門業務系統自動受理、直接變更,已辦理1.2萬件。

婚俗改革方面,在所有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在村文化活動大院成立“喜慶之家”,為新人舉辦婚禮提供免費場所,婚宴每桌費用一般不超過600元。此外,市民政局聯合市公交公司推出“520”“521”號婚禮公交車,用于婚車迎親、賓客接送;在山海線開設“101”路旅游婚禮線路,讓“海誓山盟”有了更親近的體驗。

堅持殯葬公益屬性

深化綜合監管改革

威海市先后被確定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全國殯葬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地區,相關工作扎實推進。

推行惠民殯葬。免除遺體接運、館內抬尸、車輛消毒、遺體冷藏寄存、遺體火化等8項基本殯葬服務費,費用由財政直接撥付殯儀館,無需群眾辦理報銷手續,每年為逝者家屬免除殯葬費用達3000萬元。同時,對殯儀館鮮花、花圈、整容、告別等服務項目收費限定標準、明碼標價,提供不同檔次服務,由群眾自主選擇;醫院全部取消太平間,遺體直接由殯儀館處置,避免產生額外費用。

推行綠色安葬。出臺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對海葬、樹葬、壁葬和不保留骨灰的逝者家屬,分別給予800元和1000元獎補,全市每年獎補近2000例;市級投入4500萬元建成公益性骨灰堂,提供骨灰安放格位9956個;連續13年舉辦公益性海葬活動,設立免費海葬紀念墻,并為逝者家屬提供永久悼念場所,海葬數量逐年增加,群眾認可度逐步提升。

推行文明禮葬。將文明祭掃、嚴禁拋撒焚燒冥紙等內容納入《威海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明確監管責任和處罰措施;在殯葬服務機構開展生命文化宣傳教育,用鮮花換紙錢,推動厚養禮葬。

推行綜合監管。出臺《經營性公墓綜合監管辦法》,嚴格公墓建設、擴建及墓位標準、銷售、安全“五項監管”,健全年檢、“雙隨機、一公開”、信息化、舉報、反饋報告“五項制度”。探索建立跨部門監管事項清單、綜合監管聯動機制,2024年以來,全市開展部門聯合檢查23次,有效防范和解決違規問題。

發展康復輔具產業

促進生產消費互動

2021年,威海市入選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地區,對此,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專門工作機制,推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培育骨干企業。實施“春筍”計劃、“登高”工程,加大康復輔具項目獎補力度;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博覽會、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開展推介招商活動;建設威海醫療器械產業園,引進康復輔具企業80家。

搭建創新平臺。依托11個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組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發揮區位和政策優勢,投資2.3億元建設康復輔具產品交易中心;威海市博怡爾護理設備研究院與高校合作開展輔具研發,獲批發明專利11項。

拓展應用場景。目前,威海市36家醫療機構、170家養老機構提供康復輔具適配服務,且康復輔具適配費用納入醫療保險范圍不斷擴大。威海市還開通“威海輔具”微信小程序,為群眾提供政策查詢、網上申請、適配指導等服務;支持開展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每年服務1.3萬余人次,有效滿足群眾康復需求。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